殊榮屢摘

首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進獎>,戲曲新進獎

黃綺雯 ~粵劇教育工作者,擅唱子、平喉,具豐富舞台演唱經驗,曾於1982年全港粵曲大賽中獲子喉獨唱組亞軍,1983年加盟盧峰樂苑,與不少名伶、歌唱家合作。黃氏1995年設帳 授徒,致力推廣粵劇曲藝,1997年成立雯藝軒,翌年成立少年粵樂曲藝組,培育新一代。

自學鑽研,自娛為樂

黃綺雯跟一般的粵曲愛好者一樣,是由電台廣播開始接觸粵曲,繼而迷上粵劇,「小時候已喜歡聽粵曲,愛它的優美歌詞。最愛拿著《粵曲大全》唱個痛快。」熱愛文學詩詞歌賦的黃綺雯,從小學開始學習古典舞、中國舞,對於粵曲的旋律和歌詞尤為鍾愛。中學畢業後,主動接觸粵曲團體,閒時操曲,以自娛為樂,故一直自學鑽研,無師自通。至1982年參加全港粵曲大賽,獲得子喉獨唱組亞軍。

發掘教學的潛能

由演出轉移至學習,非黃綺雯最初的意願,「其實很多唱家班都不大想教人,因為怕會弄壞聲帶。」其後她在朋友的鼓勵下嚐試教唱粵曲,並因此而發掘自己的潛能,「慢慢發覺自己的潛質,憑著十多年自學經驗,再累積前人經驗,便成為了我的教學基礎。」到1998年,她便專注教授青少年,成立少年粵樂曲藝組。

創首個兒童純演唱會

兒童粵樂曲藝組雖然有十多個小朋友,但均由黃綺雯親自進行個別教授,藝團成立了一年後,便替他們策劃了一個由小朋友唱足三小時的大型演唱會。黃綺雯坦言體力透支,「每年要保持一個大型演出,加上小朋友很快長大,會因種種理由,難以持續學習。所以,我每年至少要培養兩個新人,工作量頗多。」

為兒童自創開聲法

雖然教育工作任重道遠兼勞累,但黃綺雯坦言自己也有獲益,「最大成就是針對小朋友的唱腔,自創了開聲法,令每個小朋友由完全不懂唱粵曲,到台上獨當一面,過程很有滿足感。」她認為家長應當鼓勵小朋友發展興趣。

黃綺雯於2000年開始擔任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曲導師,雖然投身粵劇界這麼多年,她不認為這個新進獎是遲來的獎項,「獎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最大安慰是工作沒有白費,未來我會繼續盡一份力。」

摘自《香港藝術發展獎紀念特刊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