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法講座分享

自106年起,由協會執行長領軍,護家團隊積極與各機關團體接洽、推廣澄心講座。講座中運用易懂的生活實例,循序漸進帶領與會人員認識"澄心",透過"澄心",隨時保持覺知狀態,觀照內心。


講座一開始,在柔和的缽聲輕音樂中,執行長帶領成員進行身體掃描,透過感知,來覺察"身體"要傳遞給主人的訊息。從腳掌到頭頂,以著溫和、開放的態度,一一地覺察身體各部位的感覺,並向緊繃的部位打招呼,表達身為主人的我對它的關切,讓感受可以自由地來往。成員分享透過身體掃描,原本緊繃的身體輕鬆了、心情也隨之而放鬆。


接著,執行長以"我生氣了"VS"我覺察到我裡面有股生氣的感覺"的生動實例,切入"澄心"的核心步驟,亦即"分別內外"及"分立主客"。執行長分享,當我們說「我生氣了」、「我很生氣了」、「我無敵宇宙生氣」,若能在生氣情緒的前面加上"察覺"二字,亦即將語句轉換成「我察覺到我裡面有股生氣的感覺」、「我察覺到我裡面有股很生氣的感覺」、「我察覺到我裡面有股無敵宇宙生氣的感覺」,僅在語句上的改變-加上"察覺"的二字,後者相較前者,卻能明顯地讓個體能脫離生氣情緒的泥淖,站在一個更高的位置來看待情緒,不被情緒所主管就能讓生氣情緒的強度有種截然不同的感受。


講座的最後,執行長分享曾經歷太太出國,自己在那段期間須照顧三名子女,面臨數度瀕臨暴怒的情緒經驗之實例,他一向自詡為脾氣好的爸爸,但在太太出國期間,數度被孩子不聽勸行為而激怒時,他陷入對孩子憤怒且自責自己不是一個好爸爸的狀態;但是,他把焦點從孩子的外在行為轉移到內在感受時,卻發現那些生氣情緒的背後是一種覺得自己沒有完成太太託付的愧疚感。


每個情緒都有帶一個禮物,用好奇、不論斷、真心關懷的態度,察覺、聆聽我們內在、貼近自己。走入深層的自我,圓融自己與他人,不再常被自己的情緒左右,和自己的關係也會變得更為親密。(社工/曾安麗)

#溫 馨 回 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