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ng To Data
数据来源:去哪儿网
据去哪儿统计,2023年3月以来,18—22岁的大学生群体周末出游更爱火车出行,尤其青睐周五晚出发的过夜车次。
黄山山顶的酒店一晚上千块,住不起的年轻人就选择在酒店大堂坐一宿。赶在营业时间结束前,出示一张清晨火车票换一晚店内住宿,是“特种兵”与火锅店店员接头的暗号。
西安大雁塔下的便利店、长沙城里的廉价洗浴中心、广州的24小时麦当劳……这些意想不到的地方也正在成为年轻人旅游的新型过夜胜地。
数据来源:同程研究院
“特种兵旅行”,主打一个“路过”。
早前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在清明节仅有一天的假期中,62%的00后选择在夜间出发奔赴目的地,有三成的00后一天打卡超过4个景区。
文旅复苏背景下,曾经出行受到限制的年轻人存在一定的“报复性旅游”消费的心理。
随着疫情放开政策的开展,人们的出行渐渐变得自由化,旅游业也因此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34%的年轻人旅游是为了找回被疫情偷走的青春。作为“特种兵式旅游”的主体—年轻人,有着创造性极强的智慧。
数据来源:巨量算数、百度指数
截至目前,抖音和百度的搜索热度已经超1000+,当日最大搜索指数高至1459个搜索,可见特种兵旅游的影响范围之大,人群关注度之高。
#特种兵旅游在各个自媒体平台也具有相当多的讨论度,其中以抖音的话题讨论度最高,截至目前已经有了超28亿次讨论量。
首先,这种旅游方式存在很大的身体健康风险。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和游览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健康问题。
其次,过度追求游览数量和速度容易导致游客对景点的浅尝辄止,而无法真正领略景点的内涵和文化,也无法与当地人深入交流和了解当地风情。
最后,特种兵式旅游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时间紧迫,游客可能会放松对旅游环境和旅游设施的安全意识,从而增加了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一些旅游景点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可能也无法完全满足特种兵式旅游的需求,增加了游客在旅游中遭遇意外的风险。与有gap year的欧美同龄人相比,我国的年轻人身上还背负多一重时间的压力。当学习、就业都成了任务,吃饭、旅游、出来玩,也难免不背负上DDL。
既不想放弃“诗和远方”,又要精打细算地过每一分钟,“旅游特种兵”只不过是成年人“既要又要”的另一种写法。 然而所思所见或许比速度更重要,或许我们应该保持一份理性去看待“特种兵式旅游”的热潮。那么,“特种兵式旅游”,最珍贵的又是什么呢?总不会是双腿都曾颤抖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