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能力,決定學習差異。

文章來源:親子天下


80%的孩子成績不上不下,學習表現有個難以突破的障礙點。讓中段孩子往上挪動與進步的關鍵,不是提早投入學科學習,而是培養基本能力。


大家都知道,孩子需要的是帶得走的能力,而不是背不動的書包,但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能力」?

學習能力有三個層次:基礎實力、學科能力、專業能力。人應該要有基礎的能力跟素質,在這之上,慢慢才會發展學科能力的學習。而這牽涉到各領域的知識分化,還有各個知識領域特殊的內容。但現在一般常說的學習能力,往往還是在看學科能力,而忽略基礎能力這個更重要的根基。

我們看一個班級的學業表現,有10%叫做領先群,不管怎麼混,他就是考很好。有10%較落後群,不管怎麼努力他就是學不會。而80%的孩子介於中間,這中間群的孩子一直努力,表現會高高低低,但總有個難以突破的障礙點。

這「難以突破的障礙點」的差異就在於基礎實力的差異,而非學科能力的差異。


孩子為何學不好?

中低年級因為知識的分量少,孩子憑著記憶、練習可以考得好;到了中高年級、甚至國中,知識變難、範圍變大時,學習就沒法只光靠硬記跟練習來處理,必須開始從中思考、抽取原則、了解概念,這些能力就是基礎能力。

可是有些孩子沒有基礎能力,他一開始就做學科能力的訓練,幼稚園就跑去學注音正音班,國小低年級去補作文、數學,他學的都是表層的學科能力訓練。當這些學科能力的量超過他認知能力的負荷時,他的成績就是上不去。這中間的差別不在於孩子認不認真或有沒有補習、有沒有提早開跑,而是在於他的基礎實力有沒有培養起來。

那什麼是基礎實力?

基礎實力都是些抽象的能力,包括:觀察力、創造力、想像力、理解力、感受力、表達力、統整力、美感。另外一部分是態度:專注、熱情、耐心。

基礎實力怎麼來?

從生活來。從這裡大概可以看得出來,父母的教育程度和社經地位對孩子終身成就的影響力。當你帶孩子出去玩,晚上在旅館附近看到滿天星星,你會怎麼說?媽媽說:「好冷喔,趕快回去睡覺!」爸爸說:「快一點,球賽快要開打了,趕快回旅社。」這樣的談話對就孩子沒有什麼幫助。但如果你陪著孩子一起仰望天上的星星,分享自己有什麼體會和感動,這樣的描述就會轉化為孩子感受的能力。

同樣的,如果你每天跟孩子聊今天學校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他就要在腦袋中回想一下、整理一下,然後把這些經驗透過話語分享給你聽;如果孩子講的過程不是很完整,父母還會提問,他就還要再澄清、描述,這個親子談話的歷程就對孩子很有幫助,這就是我常常提到的,父母可以提供的、好的話語品質。但另外一種話語品質則是:

「今天在學校好不好?」

「還好。」

「功課多不多?」

「很多。」

「那你還不趕快去寫!」

如果日常的親子談話都是這樣,那就真的可惜了。

與父母的相處、對話,日積月累會成為孩子的生活體驗和思考習慣。孩子每天跟家長接觸,他對各種事情的感受、他的思考言談的品質,一點一滴的形成;十幾年與父母朝夕相處,成為他內在的基礎能力。所以他能否有真實的想法、真實的感受,能否把腦袋裡的思想做整理,透過話語做完整的呈現,都和父母有關;他怎麼跟人溝通,對很多事情是不是有豐富的感受力,也和父母有關。

和孩子聊: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鼓勵孩子自我探索吧!以後升學的路實在太寬廣了,縱使你現在在升學的路上跌一跤,還有機會站起來。比如說在強迫分流的情況下,也許一開始我沒有去到我想要的地方,但我還有機會再回來,因為現在全民念大學,滿街都是碩博士。你是不是需要把人生都花在學校以取得學位來證明什麼?還是你繼續念的理由其實是要慢慢找到你想要的東西?這兩個意義是不一樣的。

父母可以跟孩子聊,他期待成為什麼樣的人。其實孩子後就可以常思考,在他做很多決定時,他都可以去想,為什麼要做這個決定?如果一開始就有自我探索的歷程,他大概知道要往那個方向走,在有限的範圍裡嘗試,會比他亂嘗試好得多。

現在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能做什麼,我覺得這很可怕。為什麼他不知道?因為我們的教育沒有提供足夠的自我探索、自我了解的機會。孩子因為在學科學習上有些挫折,比如說數學考不好,就以為自己數學沒有天分,但那是真的嗎?也許他根本就很有數學天分,只是那老師不對勁。怎樣透過基礎實力的培養,讓他在探索中比較了解自己的能力,我覺得這是爸媽可以再跟孩子有多一點討論的地方。

再來就是察覺自己的學習,也就是「後設認知」——我的學習狀況目前不怎麼樣?哪些學得好?哪些學不好?為什麼?如果孩子從小在每次的學習中,父母都有帶著他察覺自己,做這樣的檢視,他的能力可能很早就培養起來。

但如果你不帶著孩子做這樣的事情,他可能一輩子都沒有這種能力。所以父母要理解自己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幫孩子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