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 / Body color on paper on canvas
320 x 390cm — 1515–1516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____
【路加福音 5:1-11】
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他,要聽神的道。他見有兩隻船灣在湖邊;打魚的人卻離開船洗網去了。有一隻船是西門的,耶穌就上去,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 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驚訝這一網所打的魚。他的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也是這樣。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
在這幅拉斐爾的油畫中,耶穌坐在西門彼得的船上,之前剛傳講訊息給岸上的眾人聽,接著體恤西門跟他一起去打魚。西門是有經驗的漁夫, 卻沒有信心還有魚打,無奈耶穌要求去水深的地方,就順從的去做了。 結果出人意料,魚多到差點撐破漁網。面對這樣不可思議的結果,西門的心打開了,從此他的生命就這樣被改變了,在這個時候他第一次被稱為西門彼得,十二門徒之一的彼得。
耶穌以這樣一個神蹟真真切切的告訴我們幾個道理
- 願意"冒險":並不是去做危險的事情,但是在信仰上,值得,因為跨一步將自己交給神,給神機會來改變 生命
- 順從:因為自我因為經驗,事事按照自己的方式,或是總覺得得救是神的工作,與自己無關,但是只要單單聽話願意,結果都是超人預料的。試想要是彼得不願意去水深之處,哪裡來的魚呢
- 積極回應:彼得真是有顆敏感的心,當耶穌將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他有反省和行動,這是多寶貴的特質。 回想信主的初心,或許是悔改或是感恩,不要輕易錯過
- 得人如得魚:正如西門彼得從此跟隨主基督耶穌,將來他們應當以此為範例廣傳福音,將聽到福音的人帶回神的面前。
我們也許都覺得自己怎麼有可能去得人,安靜下來思考,其實每個人都不普通,都是神的孩子,有神賦予的使命,要相信生命是能夠影響生命的,讓周圍相處的人看到不一樣的基督徒的生命和光亮,哪怕一點小事,幾句對話,一段同行,也許會出人意料的果效。
順便提一下,除了西門改名為彼得,聖經裡還有幾次改名字:亞伯蘭,後改名"亞伯拉罕",信心之父;雅各,後為"以色列";掃羅後被神名為保羅,將福音傳給外邦人成為大使徒。也許我們不會有新名字,但是希望有一個屬神的印記。
兄弟姐妹,祝大家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