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 Oil on canvas (139 x 187 cm) —ca.1620
伍斯特藝術博物館 Worcester Art Museum, Worcester, Massachusetts
【馬太福音9:9】
耶穌從那裏往前走,看見一個人名叫馬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
馬太為四福音作者之一,同時是耶穌召喚的十二使徒之一。在馬太成為基督的門徒之前,他是迦百農城的稅吏 (馬太福音 9:9 ; 10:3) 。 馬太也叫利未,是亞勒腓的兒子,在路加和馬福音可皆有記載 (馬可福音 2:14 ; 路加福音 5:27) 。 雖然名字不同,但在馬太、路加及馬可福音書同時敘述這一段內容及上下文,馬太及利未應指的是同一人。馬太文筆好、思路清晰,神給予他才華便揀選他來給主使用,著寫福音書。在追隨耶穌的日子裡,一字一句敘述耶穌的事蹟。
在馬太、路加及馬可福音書同時敘述這一段 (馬太福音 9:9 ; 馬可福音 2:14 ; 路加福音 5:27),耶穌看到馬太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馬太即刻撇下所有,起來跟從了耶穌。隨後馬太邀耶穌來家中,大擺筵席,宴請了耶穌及他的門徒。法利賽人的文士看到便對耶穌的門徒說:「耶穌不該與稅吏並罪人一同吃飯。」耶穌便回答他們說:「康健的人不用看醫生,生病的人才要看醫生。我本來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
在這段描述中可以瞭解馬太有兩點:第一點,馬太是罪人,在當時做稅吏工作的人,很多因為不誠實,向人民收取過多的稅,被認為是不潔的罪人。第二點,馬太很有錢,在馬太福音中馬太謙卑未提,但在路加福音中有補充到,在那個年代可以大擺筵席的馬太是富人,稅吏這工作讓馬太積累了龐大的財富。在那個年代為罪人且有錢的馬太,在耶穌的召喚時,馬太放下財富、工作跟妻小,完全沒有絲毫的猶豫,站起來,跟從耶穌。馬太,從罪人立即悔改成為耶穌的門徒,並放下世上的一切,定睛仰望耶穌。
馬太跟從耶穌時,立馬慷慨舉辦筵席招待耶穌及他的門徒。當法利賽人的文士指責耶穌不該與罪人同席時,耶穌告知他們,耶穌來本是召罪人,使罪人悔改;召生病的人,使他康健。耶穌首先尋找為自己的罪或病痛憂傷的靈魂,並接納及安慰他們,而不是尋找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耶穌的愛與救贖深深進入馬太枯竭的心靈,隨後被主使用寫下馬太福音。在馬太福音中,也只是簡單地寫自己為稅吏來跟從耶穌,並且為主大擺筵席接待主,他在書中所記個人的事,除了表明自己是被人輕視的一個稅吏之外,別無炫耀稱讚自己,這種捨己為主,隱藏自己謙卑為懷的表現,也實為我們的典範,我們也試著學習,無論我們做任何事,皆不求高舉自己,更求榮耀主名。
註:原畫作出自網站 http://www.artbible.info,聖經故事內容由 Renee Chang 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