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流媒体平台的订阅费用不断上涨。无论是 Netflix、Hulu、Disney Plus 还是 Apple TV Plus,价格的一轮又一轮调整令观众不禁感叹:为什么看剧、追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奢侈”?本文将为您解析其中的原因及背后的商业逻辑。
流媒体服务费用上涨已不是新鲜事。以 Netflix 为例,2011 年时每月仅需 7.99 美元的基础订阅费用如今涨到了 9.99 美元,而包含更多内容和设备支持的高级套餐甚至达到了 19.99 美元。
Netflix 一直将价格上涨归结为原创内容制作成本增加。例如每年斥资数十亿美元打造高质量的剧集和电影,如《怪奇物语》和《王冠》。这些内容成为吸引观众订阅的核心,但昂贵的制作费用也让服务商不得不向消费者转嫁成本。
不仅是 Netflix,其他流媒体巨头也纷纷效仿。Disney Plus 在短短几年内,将带广告套餐从 7.99 美元提升至 10.99 美元,而免广告套餐已达到 14.99 美元。不仅如此,Hulu、Apple TV Plus 等也加入这场提价潮,原因无非是制作成本上涨以及需要向投资者证明盈利能力。
价格上涨之外,许多平台开始引入广告支持模式。例如 Hulu 和 HBO Max 都推出了带广告的订阅套餐,以吸引更加注重价格的消费者。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可能成为主流。
Netflix 在今年推出了最便宜的带广告套餐,此举被解读为应对用户流失和收入压力的策略。据 Gartner 公司研究总监 Eric Schmitt 所言:“广告支持几乎将成为所有流媒体平台的标配。用户愿意看广告以换取更低的订阅费用。”
Apple TV Plus 虽然尚未推出广告支持套餐,但相关传闻和准备工作早已开始。例如,苹果正在与媒体公司接洽,以研究广告整合的最佳方式。
👉 【点击查看】Hulu Premium 30天独享高级会员账号(售后质保)
近年来,流媒体平台逐渐减少内容授权。例如 Netflix 的原创剧集几乎只在自家平台播放,而 Disney Plus 更是将很多传统授权内容召回平台。尽管这有助于强化其品牌吸引力,但也令内容分发市场格局更加复杂。
Disney 在 2025 年的亏损达到了 10 亿美元,其中许多与回购授权剧集有关,比如将先前在 Netflix 播放的《夜魔侠》和《杰西卡·琼斯》等热门漫威剧集搬回自家平台。这种内容调回策略虽然增强了平台专属性,但也让它们在短期内付出了巨大成本,最终不得不通过订阅价格上涨进行弥补。
对于价格上涨,美国市场观察家普遍认为,这已成为流媒体行业的共同策略。正如派拉蒙的首席财务官 Naveen Chopra 所言:“整个行业都在涨价,这使得我们也有提价的空间。”不过,派拉蒙尚未大幅调整订阅价格,其盈利策略更多借助开放内容许可,例如将热门剧集授权至其他渠道。
相比之下,Discovery 和 Warner 合并的 HBO Max 则选择削减成本,减少对原创内容的投资,同时探索广告模式。然而,这种降低内容产出的策略可能从根本上破坏了流媒体服务的吸引力,也影响其长期用户稳定性。
面对不断上涨的费用,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有限。调研数据显示,美国流媒体市场的家庭渗透率已趋向饱和,而许多用户已经开始审视自己的订阅服务,选择取消一些非必要平台。
近年来,各大流媒体公司为吸引用户而砸下的巨资,反而让它们背负更大压力。如今,当可以降低内容制作成本的“黄金时代”远去,行业进入拼收益和用户粘性的“青春期”。整体趋势或将逼迫更多用户重新审视自身的订阅需求,最终或许会出现取消订阅风潮。
流媒体平台价格战的背后,实为商业模式和市场定位的进化。提升原创内容吸引力、引入广告模式、优化订阅结构等,可能成为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于消费者而言,“内容为王”固然重要,但更高的价格与更多广告植入策略,或许会让人重新思考付费娱乐的实际价值。
流媒体的未来仍在变化,而消费者的选择也会推动这一市场不断进行自我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