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源:本身能發光的物體。
(二)光源:
1.自然光:太陽光、昆蟲與魚類等生物所發出的光。
2.人造光:日光燈的燈光、蠟燭的燭光、雷射光。
(三)月亮本身不發光,不能算是光源。(月亮只是反射太陽光 )
(四)實驗:光線觀察盒
實驗結論:
1.完全沒有光的環境下,無法看見物體。
2.光照在物體上,光會反射到我們的眼睛,因此能看見物體。
(一)光的直線行進:
1.光遇到→(1)不透明物體:形成影子。
→(2)半透明物體:形成模糊或有顏色的影像。
2.影子和光源的方向相反。
3.光是直線行進的。
(二)光的行進實驗:
實驗結論:證明光是直線行進的。
(三)光的反射:
1.反射現象:光→照射到表面較明亮、光滑的物體時→光會改變行進方向。
2.光的反射實驗:
3.生活中光的反射應用:
(1)車子後視鏡
(2)轉彎處的圓鏡
(3)反光標誌
(4)反光條
(5)萬花筒(課本P78)
(四)光的折射:
1.折射現象:光→ 從空氣進入水中 或 從水中進入空氣中 →光的行進路線會改變。
2.光的折射實驗:
(2)實驗結果:
3.生活中光的折射現象:
(1)插入水中的吸管好像斷了。
(2)腳在水中看起來變短了。
(3)河水看起來變淺了。
(4)魚缸中的魚從某些角度看起來變多了。
(5)硬幣魔術
(一)形成彩虹的條件:陽光、小水滴。
(二)製造彩虹:背向太陽,用噴霧器朝向有陰影的地方噴水。
觀察結果:
1.彩虹是由紅、 橙、 黃、 綠、 藍、 靛、 紫等色光組成。
2.彩虹會出現在太陽的相反方向。
(三)發現彩虹:
1.肥皂泡泡表面。
2.陽光穿透三稜鏡。
3.光碟片背面。
4.水面上的油汙。
5.瀑布。
6.噴水池。
7.雨後天晴的天空。
(四)霓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