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課學期:110-1
課程名稱:設計你的人生
開課對象:限大二以上學生報名
授課教師:朱士維(但上課主要是設計思考團隊,老師偶爾出來帶課一下)
設計人生,是一套奠基在設計思考架構上,用以人為本的思維角度出發,將「自己」作為「使用者」與 「設計師」來規劃自己人生的一套方法。
同理 Empathize:將設計思考之同理概念運用至自我覺察與探索,學員將藉由回顧過往生命經驗、覺察此時此刻的狀態,來更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性格、對什麼感到熱情、重視哪些人與事。
定義 Define:以不同角度定義問題往往能帶來創新洞見。面對人生,單一角度的單一詮釋將會限縮許多美好可能;學員將學習藉由設計思考重擬人生問題,不再只是想「以後要做什麼」,而是進一步探討「什麼對你重要?」「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發想 Ideate:要有好的點子,必須先有很多點子,創意發想將能避免單一思路而有所侷限的風險,藉由心智圖、限制法等不同創意發想方法,學員將學習以設計思考的破框思維發想出更多不同可能性。
原型 Prototype:設計思考強調想法行動偏好(bias toward actions),有好的點子不該只停在想,而是要進一步「做」。學員將學習把最小可行(minimal viable)的原型思維套用在人生上。
測試 Test:設計思考是不斷迭代的過程,藉由測試來搜集回饋,並利用回饋來驗證與修正設計。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學員將藉由行動實踐出獨一無二的人生 ,並在失敗中學習與優化。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喜歡和人互動、討論:5 分+++(整個課程就是一直和不同人對話)
不喜歡分享個人的經驗或故事:1 分(課程的主軸之一就是要從回顧過去、整理現在去認識自己,過程中會有大量的時間和不同的學員分享)
不喜歡心靈感受成長的課程:2 分
不喜歡考試:5 分
早九起不來:1 分(很重視出席率)
想要認識很多特別、不同背景的朋友:5 分 +++(課程中的組員背景很多元)
學期有很多活動的人:2分(每週都會有需要額外花時間的作業,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的話會很可惜,此外也要額外花週末時間出席D-DAY、期末發表)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指定教科書)
每一次上課都會有PPT,但內容都以當周主題、對話、討論上周作業成果為主, 也不會有考試。
上課方式
主要以小組進行課程,在學期初會依據表單內容、學系等去做分組,之後課前的 check in(每週不同主題的聊天話題)、作業分享、課堂討論等都會以組內分享為主,課程後段也會增加和其他組的組員交流的機會。課程內容會依據每週主題進行,型式很多元,像是有一週主題為「留白」,該週則會預留一段時間給學員在走廊、教室等各自沉靜思考,之後再以文字書寫的方式整理那段時間的思緒,也有邀請講者、過去畢業的學員等,每一週的元素都是由設計思考團隊精心準備,甚至有一週是離開教室到草原上上課,算是撇開傳統上課型式的創新課程。
這門課只有分成通過和不通過,我認為這樣可以比較放鬆地去看待這門課(沒有那種想要拿到好成績的壓力)。
務必出席之活動,缺席則以不通過計算。
D - DAY ,12/25(六),下午一點到四點。
期末發表,0108(六),早上九點至十二點半。
出勤與作業:出勤與作業採累積計點制,滿二十點即採計為不通過。
遲到:採計三點,於第二週開始後,9 : 10 準時統計遲到名單。
缺席:採計九點,無經教練群認可之缺席、當周三分之一以上時間不在即採計缺席。 (婚喪公假、重大傷病有出示證明者不在此限內,另可請一次病假,原則上不接受事假)
作業遲交:採計四點,於教練規定之繳交期限內無正確繳交者(以cool上傳時間為準)
作業缺交:採計九點,於當週上課前,仍無繳交前一週作業 者,視為缺交。 (作業通過認定以符合作業檢核標準為原則,若不符合標準,並經教練提醒仍無修改,在期限內亦算遲交、缺交)
這門課沒有考試,作業則是會依據當週主題設計,含有大量「為自己設計」的作業,例如習慣養成、行動計畫,有些作業會需要花額外 3、4 小時的時間(看你自己想要做甚麼),因此建議修課前要有心理準備需要多花一些時間做作業。我很喜歡為自己設計的作業,也有很多人因此做到過去想做但沒有達成的事(拍 Vlog、開帳號分享興趣),就算沒有做到也可以從他人的分享中獲得激勵,甚至是注意到那些「因為現實考量而被自己遺忘的興趣」。 這學期因疫情所以 D-DAY 改成線上,以排班制的方式為他人導覽課程,但期末發表則是實體進行,會安排一些小活動和餐盒,並要求學員邀請身邊的重要他 人(家長、朋友)來見證這學期自己的課堂收穫。「重要他人見證自己的成長」是我非常喜歡的部分,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通常很少會和家人聊到太內心的話題, 因此當天有許多同學有藉此和重要他人拉近距離,算是學期課程以外的收穫。
出席率:從上面的計分細項就可以看的出來很重視出席,印象中很少看到有人缺席,而且課程通常都滿準時開始的,所以也建議盡量不要遲到。
加簽:這門課不開放初選,想要修課的同學要在期限內填表單,表單內容不難, 主要是要讓大家在修課之前有要付出一定心力的準備吧(?
是否甜涼:沒有分數計算,但這門課是一定不涼,建議一定要全程出席,因為課程內容和當周作業連貫型很高,上一周和下一周的作業通常也有關連,因此缺席可能會造成一部份的損失或是需要後續詢問當周課程細項才能進行。
其實第一次看到這門課的名字的時候會覺得有點荒謬,但真的實際體驗過後真的覺得很喜歡這堂課打造的環境 -「不批評、不打斷、保持好奇心」,不用擔心自己的想法沒被聽見,也不用在意太多外界的眼光。 這門課是我第一次接觸創創學程的課程,也讓我逐漸破除過去對於「思考」的固有框架,也因為每一週都有大量和身邊學員交流互動的機會,讓我交到許多有想法、和我一樣陷入人生迷惘的朋友。 此外,雖然學期課程主要是由教學團隊設計,但老師偶爾會擔任課程結尾的結語角色,我還滿喜歡老師對於人生有很多有趣的比喻,以及會提及我們常有的 迷思,讓我對於某些「理所當然」產生反思。 整體而言,很推薦想要破除現實框架,喜歡反思和結交朋友的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