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Shopee Ultimate Case Challenge / 進入決賽,決賽第二名
這個商業競賽的內容主要是 ?(e.g., 解個案、提企劃案、資產配置... )你參加那屆的題目是 ?
競賽內容:解小個案(晉級會拿到內部資料、或是有 mentor 可以諮詢) + 提企劃案(企劃案則是為企業提出針對個案中),像在做專案一樣。
題目:為蝦皮直播擴增用戶基數,並增加直播訂單的價量。
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商業競賽參加 ?有什麼特色或影響力嗎 ?
競賽規模大、競爭對手眾且大部分來自海內外前段學校、獎金高、時間剛好卡在期中之後期末之前。
參賽者在比賽前需要具備怎樣的知識和經驗 ?對於大一大二較沒有經驗的學生來說,可以如何準備 ?
不需要特別的先備知識或經驗,但對於競賽或專案經驗不多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在做專案時有兩個點可以特別注意:
要有意識的做到 data-driven
多花心思在簡報的 Storyline 上。這些都可以上網查資料自學,也可以問學長姊,更好的學習方法當然是多做專案或競賽從做中學。
組隊的時候需要考量哪些能力組成 ?隊員們需要有哪些領域的專長來互補嗎 ?
我們組隊當時沒有特別考量,但是後來發現,基本能力如分析、資料蒐集、做簡報等,最好隊員都要有,而團隊中如果有人擁有加分能力如設計、表達等會更好。
每週大約需要投入多少時間 ?( e.g., 個人查找資料、組員開會時間 )
蠻多的耶
每週大約開會兩次 每次 2~3小時
個人開會前查資料 每次 2 小時
Deadline前一週(天)可能會熬夜到凌晨(有通宵過一次)爆做
平均而言 每週大約 9 小時左右
比賽中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麼 ?有沒有遇到最印象深刻的事 ?
在某一輪截止期限前 mentor 幫我們 mock review 簡報時,他比較傾向重點更凸顯、風格更活潑的簡報風格,而不是我們做的偏向顧問式的簡報。會後我跟隊員討論了很久,最後決定冒險小小改就好,因為我們想堅持自己的東西,也有寄信告知 mentor 我們的決定,後來,以結果來看是不錯的決定,這個過程有點像是跟企業高管 negotiate 的過程,蠻有收穫的。
參賽後的心得是什麼 ?有什麼具體的收穫呢 ?( e.g., 覺得哪些能力確實提升了 ?)
以我的經驗來說,我學到做簡報時故事線要環環相扣、細節取捨、 QA 準備等,不管你的 TA 是誰、是什麼樣的提案,都記得要透過縝密的邏輯與可靠的資料佐證,並輔以有說服力的故事線將每頁簡報環環相扣,評審也會因為你有足夠的合理性而買單、被說服。我覺得這對我未來做專案或報告很有幫助~
有什麼建議想提供給未來的參賽者呢 ?
無論是參加什麼比賽,大家要記得留意各隊員的對於參加競賽的期望是不是一樣的、唯有隊員間都投入相同的心力與時間,才能減少搭便車與摩擦,並且把更多心力放在專案與這場競賽長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