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銀行商業競賽 / 進入決賽,第四~八名
這個商業競賽的內容主要是 ?(e.g., 解個案、提企劃案、資產配置... )你參加那屆的題目是 ?
嘗試了解並分析現行玉山所提供的所有數位金融品牌、服務及平台定位,透過思考顧客顯性、隱性需求及痛點,鎖定20 歲至 35 歲使用者做為目標族群,打造最佳顧客旅程,推出全新數位金融產品、服務、商業模式,或行銷推廣方案。
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商業競賽參加 ?有什麼特色或影響力嗎 ?
我們參加的是玉山銀行第一屆的商業競賽,所以抱著好奇的心想試試看。
參賽者在比賽前需要具備怎樣的知識和經驗 ?對於大一大二較沒有經驗的學生來說,可以如何準備 ?
較需要行銷手法的應用,建議需要有組員學過行銷,或是本身具有這方面推廣產品或企劃的經驗。
組隊的時候需要考量哪些能力組成 ?隊員們需要有哪些領域的專長來互補嗎 ?
需要有組員會較正式的企劃書繕寫。
基本上不需要太多先備知識,也無技術門檻
查找資料方面不會太複雜,提案想法上也較無知識上的門檻問題。
每週大約需要投入多少時間 ?( e.g., 個人查找資料、組員開會時間 )
開會時間:一週兩次,一次兩到三小時
查找資料較不花時間
進入決賽後:一週兩到三次,一次三小時以上
比賽中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麼 ?有沒有遇到最印象深刻的事 ?
無法取得進階的有關玉山的內部數據,導致在很多地方需要運用「合理的邏輯」做出假設,而不是實際的數據(網路查不到,也無法向玉山索取)
參賽後的心得是什麼 ?有什麼具體的收穫呢 ?( e.g., 覺得哪些能力確實提升了 ?)
學到最多的是成本效益衡量,未來在分析時會更有框架跟脈絡。
有什麼建議想提供給未來的參賽者呢 ?
提案內容會主要分成兩種
第一種是 新穎的想法
第二種是 中規中矩的想法 但內容詳細
第一種想法只要將後續的提案細節,行銷方法,等企劃內容敘述詳盡,而提案過程中的邏輯也無瑕疵,得獎機會個人認為其實不小。雖然想法的新穎程度不在評分標準中,但此次決賽二三名的提案都是偏向這種新穎類型的。
第二種是提出一個創意性較低的方案。此種方案比的就是完整性以及邏輯。據主辦方說,在審核初賽時,大約每五組就會出現一次「小資投資」,本組與冠軍隊伍也是圍繞小資投資提出構想。(玉山人員講述本組優點時,就本組的完整性提及最多)內容架構大致上按照主辦方給出的架構即可
組員最好越多元越好,不同校級系級都會有幫助。(都市傳說:最好找一個政大的,決賽幾乎七成隊伍都有一個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