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 研究競賽 / 決賽
這個商業競賽的內容主要是 ?(e.g., 解個案、提企劃案、資產配置... )你參加那屆的題目是 ?
針對指定個股(台泥)做一份類似券商報告的研究報告,然後錄影片搭配投影片報告(以前應該都是現場報疫情才線上)
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商業競賽參加 ?有什麼特色或影響力嗎 ?
那時候對個股研究比較有興趣,然後CFA好像是少數名字看起來比較厲害的研究比賽,內容也單純是做一份研究報告。
參賽者在比賽前需要具備怎樣的知識和經驗 ?對於大一大二較沒有經驗的學生來說,可以如何準備 ?
有學會建財務模型的話會很有幫助,或是做過產業研究報告之類的。大一大二可以從整理新聞,過濾新聞裡面的雜訊,思考什麼是對自己要研究的目標來說有用的資訊開始練習。
組隊的時候需要考量哪些能力組成 ?隊員們需要有哪些領域的專長來互補嗎 ?
簡報能力、美編能力、英文能力、財務模型跟研究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有做過的人)。每個人最好都有一個很擅長的就好,盡量不用重複因為隊伍人數有限。但對其他人擅長的領域也不能到完全不懂不然會很難溝通,討論也會常常遇到阻礙。以這個比賽來講跨領域的部分應該是比較少,很純財金領域的比賽。
每週大約需要投入多少時間 ?( e.g., 個人查找資料、組員開會時間 )
6小時左右
比賽中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麼 ?有沒有遇到最印象深刻的事 ?
第一次初賽的時候時間沒抓好,中秋連假狂做四天壓線交,後面除了一些資料有時候抓不到或是抓不完整有點煩之外沒特別印象深刻的阻礙。
參賽後的心得是什麼 ?有什麼具體的收穫呢 ?( e.g., 覺得哪些能力確實提升了 ?)
研究一檔標的研究半年蠻累的,尤其講到後來可能你放在報告裡的論點都已經被市場推翻了但你沒辦法改,還是要繼續報一樣的東西。覺得邏輯能力跟找資料建模型的能力(速度)都有提升。
有什麼建議想提供給未來的參賽者呢 ?
這個比賽除非你換學校不然一輩子只能比一次,要比的話要好好找隊員好好做,記得詳讀評分規則(我們當初沒讀規則,結果直接少做一個佔20%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