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妮維雅 2019 第一屆 CSR 競賽
這個商業競賽的內容主要是 ?(e.g., 解個案、提企劃案、資產配置... )你參加那屆的題目是 ?
從妮維雅的三大CSR方針 - Products、Planet和People,發想行銷提案
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商業競賽參加 ?有什麼特色或影響力嗎 ?
當時只有大二而已,覺得和ATCC、聯合利華商競、L'Oreal等相比,妮維雅是第一次舉辦這個比賽,是一個比較新的競賽而且能力門檻和知識門檻可能較低,是比較適合大二參加的競賽。
參賽者在比賽前需要具備怎樣的知識和經驗 ?對於大一大二較沒有經驗的學生來說,可以如何準備 ?
初賽比的就是創意有多突出,還有與妮維雅CSR方針的結合度有多高。
個人覺得在準備初賽時,可以多了解妮維雅的產品和企業使命,也可以看看妮維雅過去做過什麼事情,結合時下流行的網紅或是話題元素來想行銷提案。
組隊的時候需要考量哪些能力組成 ?隊員們需要有哪些領域的專長來互補嗎 ?
- 企畫書美化排版的能力
- 不受框架限制創意發想的能力
- 檢驗可行性和評估成本效益的能力
每週大約需要投入多少時間 ?( e.g., 個人查找資料、組員開會時間 )
準備初賽的一個月期間總共應該花了12~15小時左右
比賽中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麼 ?有沒有遇到最印象深刻的事 ?
我們提出來的行銷方式和晉級的種子隊一模一樣,不過可能是鎖定的CSR議題不同,所以沒有入選,不太確定對方是什麼議題,但當時我們選擇的是憂鬱症相關的議題。後來有問對方可不可以分享企畫書,但被拒絕了QAQ
參賽後的心得是什麼 ?有什麼具體的收穫呢 ?( e.g., 覺得哪些能力確實提升了 ?)
這次沒有能力上的收穫,但有釐清自己對於行銷提案這件事可能不是那麼有興趣,對於沒有一定評估標準的行銷類競賽也不是特別喜歡,從這之後就沒有參加過這種比創意的競賽了,反而對於個案類的競賽比較有興趣。
有什麼建議想提供給未來的參賽者呢 ?
如果是想小試身手,體驗商業競賽的感覺,同時也還沒有累積什麼知識或能力的話,妮維雅是一個滿好入門的競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釐清自己是否喜歡這個領域,也能結識一些朋友,如果之後還想參加競賽的話就有人脈可以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