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gle (富果投資) / 研究員實習
Min的投資說書小棧 / 粉絲專頁創辦人
學長是從哪個學期/階段開始找實習的呢?為甚麼會想找實習?
大二要升大三的那個暑假。因為那時候財金系有個生活營,我是總召,我本來沒有打算找,想說專心做生活營就好,但發現我的幹部們都有去找,而且都有找到,就覺得不太妙,所以就有去找找看,蠻幸運找到一家私募基金。
學長是透過什麼管道找職缺及瞭解工作內容
微博 (找大陸的實習)、NTU Finance (臉書社團)、Blink、104、工作與實習 (臉書社團)
最推薦NTU Finance 跟Blink
學長有特別偏好課間實習或者寒暑假實習嗎?
其實我覺得到大三之後根本沒什麼差,財金系大三都沒什麼課,可能是因為我比較早修完啦!我可能還是比較偏好課間實習,因為不用每天去公司,比較有學生的感覺。
學長是如何準備履歷的呢?
財務金融入門 (有教一點寫履歷),大一大二會參加各種系上比較elite的講座活動、多參加活動社團、也可以參加一些學術性的社團,像是證卷研究社,當個之夜的公關部長,或者是營隊的總召,讓別人知道你有Leadership,大一大二盡可能的參加一些活動。
到大三就開始找工作,有了第一份工作以後,履歷寫起來就比較有料,金融界的履歷大致上都有一個模板,條列式的,可以跟別人借來改;另外有門課叫做「職場英文寫作」陳巧玲老師開的課,專門在教履歷面試的東西,很推薦大三修。
學長是如何準備面試的呢?
可以讀「商僧文摘」上面的文章,或是上網找一些模板和心得分享,也可以跟一些學長請教,金融業大致上就會先自我介紹,然後再考一些Hard Skill 之類的,像是怎麼選股、英翻中之類的,新創比較愛考Soft skill,考人格特質、最成功或者最失敗的經歷之類的,他想要知道你如何從失敗中爬起來。
在富果投資擔任研究員實習生的工作內容為何?
研究股票、寫文章,其實我每個禮拜大概去個兩三天,寫一篇文章大概就要花一兩個禮拜,一個月就產出個兩三篇文章,報告是給開戶的人看的,所以每看一個新的產業,就要把一些年報財報都刷一遍,不熟悉的產業可能還要看好幾遍,寫完還要潤稿之類的。
為什麼選擇在金融新創產業呢?為什麼會選擇Fugle呢?
我覺得我不太喜歡大企業,覺得當然Brand Title很不錯,但是實習內容比較水,我覺得大公司的title有一個就夠了,所以決定找個新創好了,那時候Fugle剛在招人,那時候好像是在招甚麼編輯之類的,但我去面試,他們說我比較適合當研究員,Fugle現在的研究員只有我跟我老闆,本來是沒有研究部門的,剛好他覺得我比較適合,就創了一個研究部。
我覺得他們的使命蠻不錯的,做的事蠻酷的、跟投資很相關,也跟我的興趣比較相符,我就想要進去那邊試試看。進去之後發現老闆很強又會一直教人,就一直待到現在了。
我覺得新創跟大企業相比,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前提是你要選對新創,老闆和團隊催化很好,再來是他們做的事很好。進去後可以從老闆的談吐、如何領導團隊就知道老闆好不好。
Fugle公司裡的工作氛圍跟企業風氣如何?待遇跟工時如何呢?
比較自由,大概都是10點上班,看自己甚麼時候要下班,有事也可以提早走,大家中午會一起出去吃飯,吃完再一起回來工作,整體氣氛很好。
實習就沒什麼好講的,就底薪,工時很自由,有時候就會多留幾個小時。
在Fugle實習下來的takaways有哪些呢?
經驗很多啦,包括怎麼在新創公司工作,他們的運作模式,包括你中間所學到的,新創的經營理念、工程師他們的工作都在做什麼,硬實力的部分,學會怎麼去看產業,怎麼看個股,或是那些PE Fund投資的時候都是用那些模型去評估,自己在看的時候該用哪些模型去評估。
學期中如何妥善分配課業間的比重?
不要把硬課排在一起,我會把他分散到大二上、大二下到大三上,因為GPA其實也很重要,你要保護你的GPA,這種情況下,我會分配一些比較涼的通識進去,而且擠在一起,過程中也很難吸收到甚麼。
給學弟妹的話
大一大二就是盡量玩,因為很殘酷的事,除非你有關係,不然你海投履歷也很難找到實習,不如拿時間去參加一些活動,壯大你的Leadership,也去探索,這個系到底是不是你喜歡的。
大一看到甚麼活動甚麼社團就去玩,不用怕太忙,學校課業就保持著就好。
大二就要稍微認真點,大二上下學期分散掉硬課,盡量就把課修完啦!再來就是開始加一些學術性的社團,為你的實習做準備,開始要考慮甚麼東西寫在你的履歷上是有幫助的,到社團既然要去就要當幹部,然後就是海投,一定都可以找得到實習。
大三後就是一直有實習下去了,就要抓到實習與課業的分配,那交換我覺得也可以去,不管是大三還是大四都可以去去看,那個經驗還不錯。
大四課就很少,就是實習邊學,開始做出社會的準備,或者讀研究所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