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課學期:110-1
課程名稱:東亞現代史
開課對象:A2通識:歷史思維
授課教師:羅士傑教授(Roger)
本課程內容與建構方式基本上仿造美國各大學歷史系普遍提供之survey「通史」課程。 課程的呈現方式,將以同時代,但不同區域普通人民ordinary people 的「日常生活經 驗」以及歷史發展與書寫策略的對應來進行討論。本課程主要介紹中國、日本、韓國、 台灣十九世紀後的現代史。
Lecture 1: Late Qing China 晚清中國 (1880-1927)
Lecture 2: Tokugawa to Taisho Japan 明治維新到大正民主 (1857-1926)
Lecture 3: Korea and her last Emperor (1392-1910)
Lecture 4: Chiang Kai-shek and Chiang Chin-kuo (1927-1988) 兩蔣與國民黨
Lecture 5: Emperor Hirohito to Heisei (1926 to present) 昭和到平成
Lecture 6: Mao Zedong and Communism Revolution (1921-1976)
Lecture 7: Korea: past to present (1910-2017)
Lecture 8: War in East Asia (1894-1945) 戰爭與東亞社會
Lecture 9: Whose Motherland? 祖國來了,孩子快逃!
Lecture 10: Cold War in East Asia 冷戰與東亞 (1950-1991)
Lecture 11: The Formation of Consumer society in East Asia 東亞消費社會的形成
Lecture 12: Vote with their feet: 東亞的現代移民
Lecture 13: Democracy in East Asia 東亞之春:民主化與東亞社會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五顆星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指定教科書)
沒有指定用書,但每週會有指定閱讀和電影,會放在課程網站上。
上課方式
前兩堂課是由教授進行大班授課,會針對當週主題做說明。教授講話非常有趣,常常強調歷史的多面性,提醒學生要保持閱讀的習慣當個精神上的貴族。第三節課則是分成小班,由助教帶的討論課。通常每個小班會再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大概4-5人, 會討論當週上課內容、指定閱讀和電影,並以抽籤方式輪流上台分享。
Class Attendance and Discussion Performance 30%(三次未請假的缺席會被當)
Two Short Essays 40%(1000-3000 字)
Final Exam / Optional research paper 30%(3000 字以上)
作業:從學期中的四個大主題選擇兩個書寫報告
考試:針對整學期所學,配合教授給予的概念與歷史事件關鍵字,書寫歷史小說、影評或是錄製Podcast,有一週的時間可以完成
大班課老師會抽點名,討論課則是一定會點名,不能到一定要事先請假。想要加簽的話建議要先寄信給老師,通常有寄信就一定能夠加簽!這門課的 Loading 不算太重卻也不涼,每週的指定閱讀和電影有一定的份量,雖然會花蠻多時間,但都很值得看!三份報告也需要花一定時間,但都是獨立完成的作業,不怕遇到雷組員。給分應該是紮實偏甜。
這門課在短短一學期就讓我接觸到中國、日本、韓國和台灣的現代史,特別是日本和韓國是以前很少接觸到的歷史,因此覺得蠻有收穫的!每週的指定電影雖然都是老片但都很經典,趁這個機會接觸也很不錯。這門課推薦給喜歡歷史、不排斥寫報告、不喜 歡小組報告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