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on / Logistic Intern / 2018.07-2018.09
找實習的緣由
在面試大學時,我對於管院背景做了些研究,也知道在工管系實習事件重要的事,因此我從大一便開始摸索實習這塊領域,認為實習可以幫助我決定之後的修課方向,如此一來修課的效果也會較佳。雖然早早有這樣的想法,但大一大二時還是更受活動吸引,參加了管院營、管鑰,接著申請大三交換,因此正式找實習時間為大三升大四時,此時的心態較不已課業為導向,而是想要進一步的讓自己的履歷充實一些,如此一來未來找尋正職時能向公司證明自己不只能將課業兼顧,更能將工作做好。
透過什麼管道找職缺及瞭解工作內容
104、系上傳發email,linkedin關注有興趣的產業及公司、工作與實習(臉書粉絲頁)、公司官網。我會隨時將我有興趣的公司記下,除了公司名稱外,也會密切注意其大概在何時會開放實習職缺,在之後這家公司有開職缺時,能提早掌握狀態並且投遞。我主要以投遞供應鏈、物流等相關工作為主,而此產業通常能經由詢問身邊熟識的人的想法、google搜尋、查看公司財報、看之前實習生分享的影片或文章、讀該公司的財報、sourcing report/sustainability report(為了瞭解該公司在永續、綠色供應鏈等的進程)等。
為什麼選擇這個行業/公司
因為我對供應鏈十分有興趣,我並不排斥進入任何產業,而各行各業都會有供應鏈的部門,我會端看這家公司的供應鏈如何而決定是否投遞。在工管系的修課中,我從作業管理課程開始確定自己對於這個行業有強烈的興趣,也因此在選擇交換學校時,我決定到以供應鏈管理為名的亞利桑那大學交換。因為我深知自己最大的優勢便在供應鏈,所以我會主要投這個職缺。在公司選擇時,若有許多公司選擇你時,當然會選擇有較好福利規劃者,但在投遞履歷時,還是需要有自己的堅持,像是無薪的實習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的,不要因為非常急著向要找到實習,而選擇錯誤的公司。
履歷準備/面試準備
*履歷
一件事情做好比做三件事情好,公司在選人才時,title並沒那麼想象中重要,應該要細寫自己的東西,找出自己在執行所有事情時突出的點在哪,事情做深比做廣重要,不要為了充實自己的履歷,參與非常多的活動但卻只沾到皮毛。
*面試
Behavior question: 公司會詢問你的過往經歷,可以去看寶僑八大問題,面試前多練習八大題,在經歷所有事情(參與過的實習、社團經驗、專案經歷等)都用寶僑八大問過自己一遍,事後更進一步審視自己在這謝事情中哪裡做得最好,失敗的地方又在哪,在梳整時過程的細節會讓自己更了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優勢在哪缺點在哪。
Case interview: 在個案準備上網路上有很多素材(ex. Case in point, case interview secret),但一般公司基本上不太會問到,除非是在面試管顧業真的要走管顧不然不需要。
實習會以學期中實習為主或者寒暑假實習?
第一次找實習的時候兩者都會考慮,而我上份實習是在愛爾康藥廠擔任物流相關的實習生,這份實習從暑期初做到九月初。因為從暑期跨至學期中,那時候發現無法完善的兼顧課業及工作,因此決定之後以寒暑假實習為主。大四時其實也有其他的實習機會,但因為考慮課業狀況,因此決定先拒絕,主要以寒暑假實習為目標。而我認爲學習中的實習可以累積職場經驗,做的東西相對不會太難,然暑期比較有時間專注在專案上,學習到的經驗會較廣泛。
實習中如何與上司及同事相處、學習已建立良好的人脈關係
仍是以學業為主,但是仍需要為了配合公司行程而調整自己的課表。也因為剛開學功課比較不重,才能將兩者調適得較好。之所以我會選擇以課業為主,主要原因為二。其一,學校學習的知識較為有趣而不死板,學校的學習更能夠提升自己知識的天花板,而在實習中獲得的經驗還有未來40~50年可以在職場學習;其二,在學校的專案有一群很棒的人與你一同完成,專案的呈現效果也很棒,在公司的專案通常是要自己完成,獨立性較高,但也少了些樂趣。
若以學期中為主,如何妥善分配課業間的比重?
仍是以學業為主,但是仍需要為了配合公司行程而調整自己的課表。也因為剛開學功課比較不重,才能將兩者調適得較好。之所以我會選擇以課業為主,主要原因為二。其一,學校學習的知識較為有趣而不死板,學校的學習更能夠提升自己知識的天花板,而在實習中獲得的經驗還有未來40~50年可以在職場學習;其二,在學校的專案有一群很棒的人與你一同完成,專案的呈現效果也很棒,在公司的專案通常是要自己完成,獨立性較高,但也少了些樂趣。
實習中如何與上司及同事相處、學習已建立良好的人脈關係
我認為是要懂的如何「互助」。當別人向你尋求幫助,或者邀你共進午餐時時要以開放的心態面對,不要避俗更要樂於助人。認真了解別人的需求,對外隨時展現自己的專業知識,如此以來能力比較容易被他人所認可。
在實習中學習及獲得的經驗及軟硬實力
在實習過程中能學習到的實力是什麼完全取決於公司以及自己的態度。我在愛爾康實習時,公司一開始只對簡單的跟我介紹了公司樓層以及公司主要業務為何,在daily routine job上有同事跟我交接,而在project的部分則是讓我自行摸索,以定期meeting的方式維持進度。在實習過程中我體會到要自動自發,主動找尋任務解決,而非一直詢問他人為你解決自己的問題。至於軟實力,則是學習到如何觀察上司、同事如何處理事情以及如何與上下層溝通。
實習中需要注意的工作禮儀跟心態上的轉變與調適
我認為實習跟在學校執行專案時差異並不大,都需要以一個認真盡全力將事情做好的態度,只是在學校時,別人對自己的容忍度比較大。在實習時發生樂一個小插曲,我從中也體認到檔案傳送之前必須要認真審查的重要性,在業界,檔案不能亂傳,尤其不能將公司重要資料跟隨文件傳送出去。那時我需要將報廢資料傳送給廠商,結果不小心把價格單寄出了。但因為是實習生,犯錯時公司也不會多說什麼,但我認為在職場上發現錯誤時要及時承認,然後盡快做補救。
如何將所學運用到實習的工作內容中
學校所習知識與實際工作時所運用的技巧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整體來說,很難說我們在課堂所學能夠百分之百運用在工作場合。但我認為在課堂上所學知識背後的基本原理是很重要的關鍵。例如我的工作最主要的目標是要優化供應鏈、減低成本,課堂上不會直接教你如何改善成本,但是那些基本原理中越基礎的會讓你思考怎麼去改善,那些概念比公式更好運用。若學弟妹將來對於供應鏈貨物流有興趣,我推薦的基本課程為:商管程設以及作業管理、最適化方法、商業統計、R語言(新聞所謝傑榮教授)、R語言與文字探勘(政治系王貿)。後兩者推薦給想要學習操作語言的學弟妹們。若想進修可以修習供應鏈管理、最適化,但我認為這些課程比較偏向數學算式,所以不一定要修這門課。
給學弟妹的一句話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若做了不喜歡的事,可以選擇不要花那麼大的時間及精力,但要記得盡量多幫助別人,最低底線則是不要做會拖團隊後腿的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