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疏洪道位於新北市,是一條長約7.7公里、寬450至700公尺,面積約424公頃的排洪道,左右堤岸與新北市的五股區、新莊區、三重區、蘆洲區相鄰,為「大臺北防洪計劃」之一環。二重疏洪道的面積大約是成州國小的207倍左右,入口堰在新北大橋附近;出口堰則在成蘆橋附近。
民國68年奉行政院核定《第1期防洪計劃》,徵收洲後村等地方為洩洪區,開闢蓋二重疏洪道。民國73年中央政府強制洲後村居民搬遷,也因為有這些地方居民的犧牲,才能讓我們遠離不用淹水的辛苦 。
二重疏洪道不能有固定建築物,所以颱風天時,當陸上颱風警報一發布,疏洪道的貨櫃屋(包括溼地教育中心、便利商店)就要請貨(吊)車處理載走,以免影響到水流。等颱風警報解除,水退了,才載回原位。
二重疏洪道除既有的疏洪功能外,在地政府也希望可有效地規劃與應用為大型城市公園,所以從民國98年持續完成各項設施。提供新北市民充足的公園綠地、更舒適、多元化的活動設施及休憩空間,所以新北大都會公園孕育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