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最近過得還好嗎?我們學術部這個月將以心理月為主題,去分享一些跟心理議題相關的內容,第一個活動就是抽書啦!!!
要我說的話,其實最近看到許多令人痛心的事情,也看到很多讓人很氣憤的事情,接收這些訊息的我們,不能也被迫不過濾任何資訊,因為人總是在追求著,追趕著,我們害怕成為別人口中的無知,也害怕不能進入人群。結果在這追求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孤獨,那要怎麼面對這種情緒呢?看書就是一個好選擇啦!這次會一次抽兩本書:
《瘋狂解析:從社會認知一次搞懂,憂鬱、躁鬱、思覺失調症等現代精神疾病的致病因子》
第一本是我們這次讀書會的選書,是一本討論精神分析心理治療的小說,故事鋪陳很有節奏感,不僅可以解答一些你對心理治療的疑問(在台灣心理治療跟精神分析多屬於諮商師的工作),同時你也可以藉由帶入腳色,去思考你如果是腳色中的那位醫師,你會怎麼做,個人覺得非常有趣。
第二本比較偏向理論,但卻是我認為醫學生必看的一本書籍,當代許多情緒問題被醫療化,這樣的作法是好是壞?又由何而來?真的有辦法清楚辨別疾病跟正常嗎?在這本書中,它強調瘋狂從來就不只與生理因素有關,而是有心理及文化上的面向,這些面向又是如何影響的?在這本書會提供一些嶄新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