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新生代作家-韓江,以第二人稱敘寫光州事件中7位平民,使讀者不再是跳脫事件之外的第三者,而得以身歷其境,體會被害者當下的恐懼與堅強、倖存者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與旁觀者的悔恨、哀痛及罪惡感......。這些各自獨立,卻又互相牽連的故事,交織出那個灰暗時代下的威權暴力與人性微光。
「那些鼓起勇氣迎向軍隊的少年,
是在光州事件裡決定留下來的少年,
也是母親在518那夜帶不走的少年;
是那些代替我們赴義的少年,
也是至今仍像影子般穿梭在你我身邊的少年」
圖片取自Giloo紀實影音
近幾十年來,隨著政治日漸開放、威權政府退場,南韓越來越注重轉型正義的問題,政府啟動真相還原、道歉補償與恢復名譽,甚至是修法等工作。直到現在,相關事務仍在進行當中,例如2017年文在寅首次以總統的身分向受害者道歉,並承諾重啟調查,而上週(10/16)則是由陸軍參謀總長南泳臣代表軍方對當時的血腥鎮壓致歉。在此同時,民間對於光州事件的關注也不曾間斷,其中又以許多膾炙人口的電影最廣為人知,例如:《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薄荷糖》、《正義辯護人》、《華麗的假期》、《1987年:黎明到來的那一天》等等,都是以光州事件為背景的故事。
然而電影為了中和事件本身的嚴肅或哀傷,不可避免地會設計一些感人、催淚或是激情的橋段,而本片《光州事件之謎:誰是金君》則以挖掘歷史的角度切入光州事件,尋找照片裡那位被指責為共產黨的「金君」。(時至今日,「北韓陰謀論」仍然存在於對光州事件的討論,認為此事件是北韓特務所煽動,意圖顛覆南韓政權,並正當化當時政府的鎮壓,或是嘗試將事件化約成「歷史共業」、「穩定國家的必要之惡」。)本片以這張照片出發,在訪問與調查當中拼湊出這個模糊的身分,即便沒有成功找尋到這位人物,我們卻在過程中見證了南韓推動轉型正義的積極與力道,以及許許多多當事人在平面歷史之外,立體而複雜情感與記憶。
播放紀錄片《樂生活》,並邀請快樂‧樂生成員前來與我們討論影片內容,以及樂生院民們現在的困境與反抗
想了解強制拆遷、漢生病醫療人權園區、緩坡大平台與懸空陸橋等等爭議問題的同學們千萬不要錯過!!!
感謝 #快樂樂生 成員前來分享樂生院民爭取權益的艱辛歷程。從最初的強制隔離,到後續捷運機場建設,以及現今的重建爭議,我們見證了國家政權如何打著集體福祉、公共利益的名號,持續地傷害這群飽受汙名與歧視的院民,而這些問題又因為諸多複雜因素而不為大眾所知,使得院民們又處於更加劣勢的地位。身處這個社會的我們或許會覺得人權問題的距離在地理上或是時間上有點遙遠,但貨真價實的壓迫與侵害其實正血淋淋地發生在你我身邊
圖片來源與參考資料: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4964820
https://www.twreporter.org/....../transitionaljustice......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4125658
https://musou.watchout.tw/read/U2Kmxppu2QJGIJ1ryvKh
許多拉丁美洲的國家都在1960至1980年代經歷了軍事政權的獨裁統治,而智利是在1973年由陸軍將領皮諾契發動政變,推翻民選的左翼政府,開展了長達16年的威權統治。這段期間,皮諾契也加入了由美國支持的「兀鷹行動」,與拉丁美洲的其他極右翼政權一同以剷除共產主義之名,迫害諸多異議分子與左翼人士。此外,在經濟方面,軍政府引進了新自由主義(「芝加哥男孩原則」),提倡高度私有化的制度,使得智利的經濟發展在當時的拉丁美洲一枝獨秀,卻也加劇了貧富差距、階級流動停滯、財團掌握大量資本等等問題。而最終,隨著第三波民主化的浪潮,1988年智利公民選出了新總統,而皮諾契於1990年下台,獨裁政權告終,重返民主體制。
即便如此,威權遺緒依舊留存,阻礙著亟欲進行轉型正義的新政府。1988年為了爭取公平的總統大選,民主人士向軍政府妥協,同意遵守1980年制訂的憲法,它不但賦予皮諾契司法豁免權與終身參議員資格,並且開放數名參議員資格給具有軍警背景的人士(毋須經民主投票產生),也確保了新自由主義的私有經濟制度得以延續。另外,極高的修憲門檻與不利小黨生存的選舉制度也是該憲法的爭議之處。即便近30年來歷經無數次修憲,成功修改了許多政治方面的條文,但是經濟、預算以及高度私有的體系卻仍然存續。
終於在去年10月,一場反對地鐵漲價的抗爭活動,演變成規模龐大的反政府示威,要求政府啟動公投,重新制定憲法。在新冠肺炎影響之下,今年10月25日結果出爐:有78.3%的選民同意重新制憲,而79%投票人選擇由 「全民直選制憲委員會」代為制定新憲法。預計在2022年6月以前提出新憲法草案,交由公民複決。
即便目前的制憲稍顯倉促且仍有一點爭議,但對於智利人民來說,制憲公投無疑是該國在轉型正義與民主歷程上重大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