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之間,箏相大白 

找回遺失在生活中的典雅旋律與音樂風貌 












在繁忙的日常生活裡,我們很少靜下心來細細體會音樂的美好,似乎所有樂曲都只是稍縱即逝的音符組合。然而音樂是創作者想法的體現,是語言與旋律結合成的藝術結晶,更可以是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事情感的共鳴。好比在中國古老的歷史中,音樂從勞動社會裡的情緒抒發,到各代文人生活裡的情感寄託,其一直伴隨歷史洪流的演變,在不同的時代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並不斷發展與革新,形成當今已然成熟的音樂類型。 

不過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多以西方音樂為主流,多數的選擇與創作的方向也是以西方流行的音樂文化作為方向,對於傳統國樂的基本認知、甚至是接受度可以說是較為薄弱與無感。

為此我們希望從中國音樂歷史的流變,以及部分國樂樂器的介紹與分類作為主要的切入點,再以其較為經典的樂曲背景故事作為情境的帶入與延伸,最後主要聚焦於古箏的箏體與彈奏方式,讓參與者能夠對國樂及其樂器種類建立起基本的認識,增加對於國樂方面的觸及可能。

另外我們會以現場表演古箏的形式,除了表現我們對於國樂與古箏的掌握之外,更增添現場互動的趣味,讓國樂不再是難以親近的音樂類型,並讓參與者能夠親自感受國樂演奏的魅力與獨特之處。

音樂作為表達、連結情感的媒介,存在於生活中的每個角落,但我們似乎對其不夠理解、不夠熟悉。藉著這次畢業製作,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重新找回那些遺失在生活中的典雅旋律與音樂風貌,也希望能在「彈指之間,令『箏』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