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海報競賽
藉由原科院各系所呈現之學術海報,讓本院師生有機會可以相互交流,瞭解原科院系所之學術特色與能量,激發並創造更多跨領域合作機會。
藉由原科院各系所呈現之學術海報,讓本院師生有機會可以相互交流,瞭解原科院系所之學術特色與能量,激發並創造更多跨領域合作機會。
題目:
Automatic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for mammography image: a phantom study
摘要:
Image quality (IQ) assessmen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process. Conventionally, IQ scores are visually estimated by radiologists or medical physicists, which is costly and time-consuming. Also, IQ scores would vary from reader to reader. In this study, an automatic IQ score prediction model for mammography was trained using SVM1. The automatic IQ assessment framework can achieve an averaged accuracy of 97%.
題目:
直線能量轉移量測系統於臨床質子治療射束之應用:探討不同腫瘤體積與腫瘤深度的LET依存性
摘要:
在本研究中為了應用先前建立完成之直線能量轉移(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量測系統,我們選用臨床常用的幾種質子治療射束照射TLD來分析並評估其LET,選用之射束條件包含有三種質子能量與三種延展式布拉格峰(spread-out Bragg peak, SOBP),分別代表不同的腫瘤深度與腫瘤體積。以質子照射各深度下的TLD,經分析輝光曲線後套用先前建立之LET校正曲線來取得實驗LET數值,並使用TOPAS蒙地卡羅模擬將實驗與模擬LET進行數值比較,若吻合則表示LET量測系統適用於本研究中之臨床質子治療射束。確立系統之適用性後,可進一步探討LET隨著不同腫瘤體積與腫瘤深度的變化趨勢,由結果分析後發現,隨著腫瘤深度(質子能量)的增加,於近SOBP末端之LETf有些微下降的趨勢,而當腫瘤體積越大時,於SOBP中點之LETd與LETf皆有明顯降低趨勢。
題目:
Developing the radiation-induced second cancer risk estimation module in proton therapy:
considering the organs inside and outside radiation fields in treatment of pediatric brain tumors
摘要:
這是一個可以從臨床的治療計畫資料取得我們要的data來評估放射治療後輻射誘發癌症風險的系統,可用於光子和質子治療的臨床病例。該模型考慮了治療照野內外的輻射劑量和相對風險,其中包括考慮質子治療中照野外的二次中子。該研究經由人體試驗委員會(IRB)審查通過之合法病例,包括來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CGMH)的小兒腦瘤病患。患者數據從dicom文件中匯出。照野內和照野外的風險器官(OAR)在CT影像上和治療計劃不同。然後照野內使用Schneider的OED方法;而照野外OAR使用BEIR VII機械模型計算誘發的癌症風險。
題目:
Developing the radiation-induced second cancer risk estimation module in proton therapy:
considering the organs inside and outside radiation fields in treatment of pediatric brain tumors
摘要:
這是一個可以從臨床的治療計畫資料取得我們要的data來評估放射治療後輻射誘發癌症風險的系統,可用於光子和質子治療的臨床病例。該模型考慮了治療照野內外的輻射劑量和相對風險,其中包括考慮質子治療中照野外的二次中子。該研究經由人體試驗委員會(IRB)審查通過之合法病例,包括來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CGMH)的小兒腦瘤病患。患者數據從dicom文件中匯出。照野內和照野外的風險器官(OAR)在CT影像上和治療計劃不同。然後照野內使用Schneider的OED方法;而照野外OAR使用BEIR VII機械模型計算誘發的癌症風險。
題目:
以熱發光劑量計建立直線能量轉移量測系統
摘要:
直線能量轉移(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是相對生物效應(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ness, RBE)模型的重要參數之一,目前已有學者使用直線能量轉移作為質子治療計劃的優化條件,然而應用於臨床實際測量直線能量轉移的方法卻極為少數,本研究之目的即是使用熱發光劑量計(thermoluminescent dosimeter, TLD)建立一套直線能量轉移量測系統。首先,以 6 MV 光子篩選出再現性高的熱發光劑量計,並得到個別的晶體修正因子(element correction coefficient, ECC);接著以 6 MV 光子、鈷六十及 190 MeV 質子射束進行劑量校正;再來使用「高溫比值」法建立直線能量轉移的校正,以 190 MeV 質子射束照射位於不同深度的熱發光劑量計,再與以參考光子照射熱發光劑量計後取得的輝光曲線進行分析,來推算出高溫比值(high temperature ratio, HTR)。此外,利用蒙地卡羅模擬得到各深度的直線能量轉移,建立高溫比值與直線能量轉移的關係曲線,以完成直線能量轉移校正。本研究證明可用臨床放射治療常用之 6 MV 光子取代鈷六十作為參考光子,並以 190 MeV 的延展式布拉格峰(Spread-out Bragg peak, SOBP)質子射束驗證此量測系統,確認本系統可經由一次量測即得到輻射劑量和直線能量轉移
題目:
Developing the radiation-induced second cancer risk estimation module in proton therapy:
considering the organs inside and outside radiation fields in treatment of pediatric brain tumors
摘要:
這是一個可以從臨床的治療計畫資料取得我們要的data來評估放射治療後輻射誘發癌症風險的系統,可用於光子和質子治療的臨床病例。該模型考慮了治療照野內外的輻射劑量和相對風險,其中包括考慮質子治療中照野外的二次中子。該研究經由人體試驗委員會(IRB)審查通過之合法病例,包括來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CGMH)的小兒腦瘤病患。患者數據從dicom文件中匯出。照野內和照野外的風險器官(OAR)在CT影像上和治療計劃不同。然後照野內使用Schneider的OED方法;而照野外OAR使用BEIR VII機械模型計算誘發的癌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