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
是西藏自治區首府,位於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的北岸是一座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古城,藏語為「聖地」或「佛地」的意思,自古以來就是西藏政治、經濟、交通、文化及宗教中心,拉薩市管轄十一個縣,面積達九萬九千五百平方公里。市内名勝古跡很多,最著名的有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哲蚌寺、色拉寺、大小昭寺等景點。
拉薩
是西藏自治區首府,位於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的北岸是一座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古城,藏語為「聖地」或「佛地」的意思,自古以來就是西藏政治、經濟、交通、文化及宗教中心,拉薩市管轄十一個縣,面積達九萬九千五百平方公里。市内名勝古跡很多,最著名的有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哲蚌寺、色拉寺、大小昭寺等景點。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作為西藏的象徵,也是西藏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不僅可以觀賞宮內收藏的大量歷史文物、壁畫,欣賞藏族精彩的建築藝術,堪稱是一座建築藝術與佛教藝術的博物館,更可以在這裡聖潔的氛圍中進行一次靈魂的洗禮。
大昭寺
位於在拉薩市老城區中心的大昭寺,是西藏最早的木造建築,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殿宇雄偉,莊嚴絢麗,距今已有千年歷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藏民心中一生必去的寺院之一,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八廓街
八廓街,代表著藏族當地人生活的街區,整個街道保留了古老的石板路、石頭房,在這裡可以找到藏民生活所需的生活用品、日用品與各式宗教器具。因八廓街圍繞著大昭寺,並隨著大昭寺建設和發展起來的宗教街,在這裡不時可以看到許多虔誠的信徒在八廓街上轉經祈福。
扎基寺
扎基寺位於西藏拉薩北郊,具體位置是拉薩市城關區扎基東路。距離布達拉宮5.4公里左右,搭計程車15分鐘即可抵達。札基寺是西藏唯一的財神廟,香火旺盛。札基寺中供奉的札基拉姆,是藏族人民心中的財神。與西藏其他寺廟不同,札基寺有許多非藏族信徒,許多漢族朋友也會來膜拜。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始建於十八世紀40年代(達賴七世),是歷代達賴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風格園林。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藏人造園林中規模最大、風景最佳的、古跡最多的園林。
哲蚌寺
西藏最大的寺廟,為黃教六大寺廟中規模最大的一個,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佛寺,由於依山而建的白色建築群遠看像一堆雪白的大米,故名『哲蚌』。寺廟在五世達賴重建布達拉宮之前,一直是歷代達賴的駐地。
色拉寺
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主寺之一,由宗喀巴的弟子「大慈法王」絳欽卻傑在西元15世紀初創建。寺內保存著上萬個金剛佛像,大多為西藏本地製作。還有許多是從內地或印度帶來的銅佛像。大殿和各紮倉經堂四壁保存著大量彩色壁畫原作。沙拉寺的辯經是最有特色的,辨經,是一種佛學知識的討論,也可以說是喇嘛們的一種學習方式。每天的下午三點左右時候,寺裡的僧人都會在院子裡進行辯經活動。辯論雙方唇槍舌劍,言詞激烈,同時還會借助於各種手勢來增強辯論的力度,他們或擊掌催促對方儘快回答問題,或拉動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來戰勝對方。辯論場上的熱烈氣氛使遊人也深受感染。
宗角祿康公園
日魯康(藏語:日魯康)是拉薩著名的園林建築之一,其核心是一片廣闊的潭水,傳說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曾迎請墨竹賽欽和八龍供奉於北潭,因此這片水域被稱為龍王潭。龍王潭的歷史可追溯至五世達賴羅桑嘉措時期,當時為修建布達拉宮的白宮與紅宮,從山腳挖取大量泥土,最終形成了這個天然的大水潭。儘管潭水形成較早,但園林的正式建設則始於六世達賴時期,至今仍保留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氛圍。
藥王山觀景台
布宮西側矗立著藥王山,藏名“夾波日”,意為“山角之山”,海拔3725米。這座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象徵意義而聞名,50元紙幣背面的布達拉宮圖案便是在此拍攝的。每位遊客來到布達拉宮,都喜歡攜帶50元紙幣來這裡拍照,彷彿這已成為造訪布達拉宮的必備儀式。藥王山也是攝影愛好者心目中拍攝布達拉宮的最佳地點,站在這裡,壯麗的宮殿全景盡收眼底,日光映照下更顯雄偉壯觀,成為無數人追尋的打卡熱點。
納木措
位於西藏自治區中部,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海拔約4718米,面積約1920平方公里。納木措的名字在藏語中意為“天湖”,湖水清澈湛藍,湖面如鏡般倒映著四周的雪山與天空,宛如一片廣闊無邊的藍色畫布,令人驚嘆。
納木措四周環繞著壯麗的念青唐古拉山脈,雪山和湖水交相輝映,景色壯觀。每年春夏,湖畔的草原上綠草如茵,牛羊成群,與遼闊的湖面構成一幅生動的自然畫卷。納木措也是藏傳佛教的重要聖地,每年都有無數信徒來此轉湖朝拜,祈求來生幸福與安康。
西藏博物館
位於拉薩市,是西藏自治區內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了解西藏歷史、文化、藝術的重要窗口。博物館於1999年對外開放,建築風格融合了藏式傳統與現代設計,展現了西藏獨特的文化氣息。館內展品豐富多樣,涵蓋了從史前時代到現代的西藏歷史與文化發展,讓遊客深入了解這片神秘高原的文明脈絡。
西藏博物館的常設展覽包括「史前文化展」、「藏傳佛教藝術展」、「民族民俗展」以及「古代藝術展」等。這些展覽展示了西藏歷史上的珍貴文物,如古代佛像、唐卡、手抄經書、宗教法器等,這些文物不僅反映了西藏的宗教信仰,還體現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藝術成就。特別是館內收藏的唐卡藝術品,其精湛的繪畫技巧和鮮豔的色彩,展示了藏傳佛教藝術的高度發展。
此外,西藏博物館還展示了大量的歷史照片和文獻,詳細介紹了西藏的社會發展和重大歷史事件。遊客可以通過這些展品,全面了解西藏從古至今的歷史變遷和文化傳承,是深入認識西藏文化的絕佳去處。
犛牛博物館
位於西藏拉薩市,是全球首座專門展示犛牛文化的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旨在全面介紹與犛牛相關的自然、文化、歷史及經濟價值,讓遊客深入了解這種與藏族生活息息相關的高原動物。犛牛被稱為“高原之舟”,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交通、農牧還是飲食,犛牛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博物館內的展品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犛牛的生態學特徵、繁殖習性、生活環境,以及其在藏族社會中的多重用途。展覽還展示了許多與犛牛有關的民俗和文化,如犛牛祭祀、犛牛製品等。這裡還有關於犛牛毛皮、牛奶和糞便如何被用作當地生活資源的詳細介紹,展示了犛牛對藏族日常生活的深遠影響。
博物館還以多媒體展示手段,如圖片、影片、模型等,生動地呈現了犛牛在高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讓遊客可以更具體地感受這種動物對藏文化的貢獻。對於自然愛好者和文化研究者而言,犛牛博物館是一個了解高原生態和藏族文化的獨特場所,能讓人們更加認識和尊重這片土地上古老而珍貴的生態資源。
小昭寺
小昭寺,藏文名為燃木齊,藏語稱作“甲達繞木切”,已有超過1300年的歷史,是由文成公主奠基修建的。小昭寺坐西朝東,與大昭寺的方向相反,據說這象徵著文成公主對家鄉的思念。寺內供奉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等珍貴文物,歷史與宗教價值極高。文成公主為建此寺,特從內地邀請工匠,以漢地廟宇為模板,融合藏地建築風格,造就了壯觀的重樓疊閣。小昭寺又名上密院,屬於藏傳佛教格魯派密宗的最高學院之一。儘管在漢文史料中對小昭寺多有讚美,但在藏人心中,小昭寺的規模與地位仍不及大昭寺重要。這座寺廟不僅是宗教聖地,更是象徵著兩地文化融合與歷史聯繫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