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青少年人權手冊
「校園青少年人權手冊」內容包括體制學校的人權思考與自主學習法庭運作兩大部份。
前者邀請體制學校的學生、家長、教師、行政,從各方觀點及學術觀點撰寫一般學校的人權,
並附有教育部新研究的人權量表。後者則為自主學習學校的理念、法庭運作實務、案例與自治公約。
撰稿人
李雅卿/臺北市自主學習(國、高中六年一貫)實驗計畫主持人
林柏儀/中學生學生權利促進會創會會長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學生
唐宗浩/自主學習實驗計畫資深學生法官
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生
韋洪武/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陳松根/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秘書長
詹馨怡/臺北市立北政國民中學教師
謝念慈/臺北市立大理高級中學校長
蘇麗美/臺北市立大理高級中學秘書
目錄
從學生觀點看 校園人權是什麼?怎麼用? 林柏儀
從體制學校看 校園人權機制與運作 蘇麗美、謝念慈
從學術觀點看 校園人權理論 韋洪武
從教師觀點看 教育與管教之間 詹馨怡
從家長角度看 悲欣參半 陳松根
附錄:各級學校友善校園人權指標及檢核量表
第二篇:自主學習實驗計畫的人權實踐
青少年法律教育思考--兼及討論文化的建立 李雅卿
校園法庭的組成、法官培育、法官倫理與法庭運作 唐宗浩
案例整理 自主學習實驗計畫教師團選案、李雅卿撰稿
前言
【案例一】學校能否剝奪學生的學習權
【案例二】喝酒慶功可以嗎?
【案例三】讓人為難的抽菸問題
【案例四】生財有道和公器私用
【案例五】偷與借的不同
【案例六】不堪其擾的濫訴
【案例七】如何杜絕偷竊
【案例八】為什麼不准不假外出
【案例九】法庭不管教學
【案例十】如何對應特殊學習風格學生
附錄一:臺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生活公約
附錄二:自主學習實驗計畫景文校區適用條款
附錄三:校外教學安全規則
附錄四:電腦教室使用規則
附錄五:青少年法律課課堂公約
附錄六:法庭訴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