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更多內容請點左邊這三條線
首頁
認識安萱
行善服務
活動花絮
快樂開講
快樂心小語
生命探索
生老病死
幸福老伴
更多內容請點左邊這三條線
首頁
認識安萱
行善服務
活動花絮
快樂開講
快樂心小語
生命探索
生老病死
幸福老伴
More
首頁
認識安萱
行善服務
活動花絮
快樂開講
快樂心小語
生命探索
生老病死
幸福老伴
黯淡孤寂想死的心靈
人到了行動能力降低,出門不便時,居家生活就轉成單調灰白,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對子女說來說去都是同樣內容的錄音帶放送,讓他們覺得父母變成是個麻煩,他們有孝心,會幫父母打點好生活所需,好的子女也會溫暖的陪伴在父母身邊,但實在難以忍受父母說的千篇一律的擔心、怨懟、想念、想死等等內容,於是親子之間的對立、責難等等情況都難以避免。此時,當有客人來探訪父母時,父母的心情就鮮活了起來。
今天安萱行善團去探訪的這位90幾歲奶奶就是很明顯的例子,她平常讓子女很頭痛,幾乎不願意與她溝通;但是見我們到達,奶奶整個人有活力了起來,家中氣氛一掃陰霾,搬出瓜子餅乾水果、吩咐外傭煮水餃,要我們中餐後才可離開。
之前也為我們親手做了酒釀,特意藏在冰箱最裡層,看到安台兄來了,高興的拉著他,雙掌親切卻又有點力道的拍打他的雙頰,佯裝嗔怒的說,再不來拿,酒釀就給別人了。
接下來,就開始講述她的過去人生,祖母的溺愛,先生的過世等等,已經說過無數次。年邁黯淡孤寂想死的心靈,因為一群原來不認識的陌生人,每個月發心來陪她,此時的奶奶,是如此快樂。
人是群居動物,獨處對老人而言是孤單寂寞的,甚至是可怕的。奶奶每次都說兒孫滿堂有什麼用?養了一堆博士又怎樣?我還是一個人住在這裡。在摯愛的先生過往後,想過割腕,試圖跳樓,只為一個人的日子太孤獨。
一般子女無法體諒,只會替父母請看護,供她衣食無缺,有的還怪父母有福不會享,卻不知,老人家最盼望的是有人陪伴說說話啊!只是千篇一律的陳年往事已經聽得無法忍受了,加上父母還會提出很多幻想似的要求,更加難以面對。
我們現在一堆資訊的重點,大多集中在退休生活不要干涉子女,自己如何享樂過好晚年等,但是很少人願意思考,在享樂階段之後出現的健康惡化問題,我們即將開始失去正常的行動能力;有些人因為沒有興趣參加像安萱實際探討生老病死與生命之類的聚會,到了這個狀況,開始在生活上與心理上對子女產生需求,變成子女的沉重的負擔。許多子女自己也退休了,卻要面對父母的問題,無法真正從事退休生活。還沒退休的,更是在辛苦的工作中,還要費心費力於父母的照護、醫療、陪伴等等工作。
我自己參加了安萱推動的安老互助方案,了解其內容,知道在此狀況時,安萱可以發揮改善的力量,平時,大家就經常相聚,培養感情,互相熟悉,一起遊樂餐敘,不同於一般社會族群的是,我們的娛樂是建立在未來要互相陪伴安老的心念上,而且平時經由安萱的安排,還有可以充實老化與疾病知識的學習聚會。
未來,當會友老化無法出門時,安排大家輪流去探望陪伴,協助就醫等等,我們原本就有情誼,聊起天來一定更有趣,每天有不同的會友來談往事今塵,嬉笑怒罵,葷素不忌,日子亮起來不會單調!子女也不必為父母的照護與門診等等傷腦筋。我自己的子女聽說我參加這樣的團體,非常高興,一直鼓勵我要積極參與。
最近有一篇網路文章裡面提到,現在最新的養老觀是你有幾個「老伴」?這個老伴不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而是泛指「老來一起作伴」的親朋好友。假設你的答案是「只有1個」,很抱歉,顯示你的支持網絡薄弱,你的生活十分退縮封閉;10個,不錯,相當充實;20個,恭喜你,保證生活非常多采多姿。
安萱安老聚會大家來唱歌
問題是,妳現在有多少老伴,都沒有用,因為如果沒有像安萱這樣的安老互助概念去推動與執行,當自己沒有行動力時,這些以前玩樂的老伴都不見了,人生晚年變成像安萱現在探訪協助的那些老人家,在孤獨中回憶往事,在病痛中把想死掛在嘴邊。
2年前還未參加安萱,當時的退休生活,只知與老同學、老同事歡聚,從未想到未來真正要面對的殘酷晚年,也像所有人一樣,總是逃避的說,我晚年一定會很快就走掉的。 是嗎?
李慶梅 20190116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