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更多內容請點左邊這三條線
首頁
認識安萱
行善服務
活動花絮
快樂開講
快樂心小語
生命探索
生老病死
幸福老伴
更多內容請點左邊這三條線
首頁
認識安萱
行善服務
活動花絮
快樂開講
快樂心小語
生命探索
生老病死
幸福老伴
More
首頁
認識安萱
行善服務
活動花絮
快樂開講
快樂心小語
生命探索
生老病死
幸福老伴
離開生命的小鎮去飛翔
前陣子一位運動班同學,她85歲的媽媽,突然食慾不好,不想吃東西。問我怎麼辦?因為我之前照顧爸爸五個月,爸爸一根針都沒有被扎,沒有受到醫療的痛苦,就安詳的離開了,所以她來問我。我就與她分享安萱用蛻變看生命來去的概念,以及如何善終安寧的方法,建議她尊重媽媽的意願,多陪伴媽媽走走,讓她吃她想吃的,而且不要勉強她進食,最重要是切勿拿現在流行的高單位營養品給媽媽吃。
同學聽了我的建議,也同意人到晚年,維持心情快樂生活有品質,才是最重要的,於是順著媽媽,想吃麥當勞就去麥當勞,哪怕只吃一根薯條 ,一口漢堡,有吃就好;想吃牛排就去牛排店, 雖然媽媽只吃了一塊牛肉,3根鐵板麵,但媽媽心裏是高興的。她開始用更多的時間陪著媽媽,推著輪椅,母女倆每天開心的四處逛。
過了不久媽媽臥床了,媽媽不去醫院,不插鼻胃管灌食,不打點滴,不打營養針,也尊重媽媽的意願決定吃什麼,吃多少,一個月後媽媽同樣的安詳的走了,她感謝安萱的蛻變概念,讓媽媽不受一點苦,在自然中衰竭,平靜完成靈魂出體的過程,讓媽媽像蝴蝶一樣到更美麗的空間去飛翔。
我乾媽在美國住醫療級的安養院,去年發現胰臟癌末期,因她90歲了,美國醫生不採侵入性治療,只服用藥物,因藥物有副作用,造成嘔吐,一個月後醫生就停藥,又過了兩星期,連食物也停止。
當時乾妹很生氣,質問醫生為何不給食物,醫生說現階段食物反而會造成病人的負擔。她不相信,自己熬粥燉湯餵媽媽吃,媽媽吐得更厲害,我勸她不要餵了,要聽醫生的話,過了一星期媽媽就走了。華人子女總以為不讓父母死亡才是孝順,他們卻沒有看見老人家在生死之間掙扎時,心靈與肉體的痛苦。而安萱的蛻變概念,認為子女應該要幫助年邁的父母縮短與減少生命蛻變時的痛苦。
鄰居有一位教授90高齡,老伴早逝,三個兒子忙於工作,平日晚餐獨自到小館,自斟自酌很是愜意。有一天他告訴兒子,他不出去吃飯了,只想休息,並且告訴兒子,不要送他去醫院,替他準備水和水果就好,兒子也尊重他的意願。兩個月後他自然而逝,毫無痛苦。
人一生幾十年,我們以為很長,對於靈魂,卻只是一個小鎮的旅站,離開此站還有更美麗的旅程去探索。安萱的蛻變概念與善終安寧方法,已經不斷的在會友與朋友間獲得實證。但在目前的文化氛圍中,這種概念並不普遍,甚至會受到責備,所以最重要的是,父母與子女都必須具備這種概念,當越多人發現安萱這個概念的美好時,文化就會逐漸轉變。
同時,我也思考著,自己將會蛻變成甚麼樣的蝴蝶,將會到甚麼空間去飛翔呢?因為認同蛻變的概念,對於剩餘的有效生命,肉體變成次要,所以我不再把時間全部浪費於聚餐、遊樂、談天說地與生活瑣事,而是更加積極起來,把握當下,進行安萱的生活實修,探索生命,修心修性。
安萱的推動者青山飛羽更直接的說,他已經65歲,他現在的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準備死亡與蛻變,因為再遲,積習會更重;他的態度真是積極。
出生前,我這隻蝴蝶來到此小鎮蛻變,擁有了肉體,有了此生的家人,認識了很多人,也經歷了很多事,期望自己再次蛻變的蝴蝶,可以比來時更加美麗,翩翩飛舞。
(李慶梅)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