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看見水果,伸手到籠子內拿,握住水果,卻抽不出手,人出現了,猴子愛水果不放手,被抓了。剛才自由現在被關了,也許還要被宰,而所愛的水果曾經看到也抓在手中呢。
智慧,是思考這些變化時能加入時間因素的「心性」,並切實把思考結果運用於「處理現在」。要去遠方大花園的人不迷戀路邊的小花,就是智慧。故聰明是智慧的工具,用以思考空間在時間中的變化,大智慧就是思考自過去以至很長遠的終極未來,一切存在的變化,並思行合一,改變心性。
人類從動物演化而來,生老病死、思想與行為,皆如動物。
聰明是「動物性的人」的思考方式,是一種能力,看得見。
智慧是「靈性的人」的思考方式。是一種心性,唯自己知。
因為一切都在時間中變化,思考能力越強、思考的時間因素越長,越有智慧;但必須把思考結果真實地運用於現在的人事物,此心性始成智慧。動物性的因素會阻礙這種心性。
許多人很聰明,但對於時間的認知,把自己生命限縮到認為死亡時間就結束;既缺乏時間因素,即無法談智慧。
何謂生命?各自主張,概念模糊;生活則可以具體感知:
靈魂是一個真實的存在,帶有生活中累積的潛意識所形成的能量,我們無法用物質性的儀器或五官來監測與感知。
人活著時,生活中的一切潛意識儲存在腦部,由身體與靈魂同時共有;死後,意識成了靈魂的主體。如果您認為人死了就死了,時間就結束。請問問自己,如何確定的?
死亡,靈魂會到靈界,靈界由「聖靈」接待我們的靈魂,
人因感官能力的限制,不知意識的重要,也看不到靈魂過程,所以生活中不重視澄澈心念,無法淨化意識,於是大部分的靈魂被分配重新出生,回到物界。
有些人此生滿足,以為當人也不錯,不知每一世的人生有不同的命運,不同的貧賤富貴。
基本上,我們此生的行為善惡,會決定來世命運的主軸,這主軸就是命的型態;在主軸中,則是各種生活情境,情境有順逆,就是流運。順常無感而迷入,逆時有感而為苦。
為清淨意識,澄澈靈魂,生活順逆中使我們心生愛恨情仇,情緒有喜怒悲憂,及種種想要與不要等等痛苦,故即使命的型態不差,流運之苦難免;主要是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
因為人們不知其理,加上偏好逸樂,模糊思考,故每日繼續沉浸於自以為是、日常所愛或苦於所困之中,意識層層疊壘,無法澄澈。
如果您知道靈魂來去的模式,就知道每一世活著,就是我們改變命運與修改潛意識的機會,切莫錯過,錯過還是重來。
每一個出生,事實上都只是進入一小段河流,短暫的一生,可能流水平波,風光美麗,也可能亂石阻流,驚濤駭浪。生命之河最終要流向清澈、寧靜、和平、喜悅的海洋。把握時間修心,清淨意識,可以縮短蜿蜒,早日抵達,成為聖靈。
勸您,對於靈魂的實際旅程,切莫自己看不到聽不到就主觀的忽略。
我們此生事實上只是在一小段旅途中,空間永存而時間漫漫,以大智慧考量靈魂的路,旅程還很長,莫流連當下種種;
無論如何,最少請您記住:多做好事不做壞事,可讓來世免於貧賤,做好事就要行善修福,不做壞事就要去惡修德,而清澈意識,早登聖靈,就要修慧。許多人認為自己把人間該做的都做好了,而且也有在行善,也不害人,但是所有的動物活著都是這樣盡其本分的啊!
聰明與智慧。在時間中,自己活在空間裡,遇到種種順與不順,種種想要,種種想要而不可以要,種種指責人與被指責;結果,您都如何思考與行為呢?
您是那隻猴子嗎?水果是您主張所要的,因為要,把自已陷入困境;那個人,就是猴子所不知道的神,管理著它的命運。但是,會不會陷入困境,是由猴子的聰明與智慧決定的。
注意,時間,不會停止。一切都在變化…變化,真實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