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更多內容請點左邊這三條線
首頁
認識安萱
行善服務
活動花絮
快樂開講
快樂心小語
生命探索
生老病死
幸福老伴
更多內容請點左邊這三條線
首頁
認識安萱
行善服務
活動花絮
快樂開講
快樂心小語
生命探索
生老病死
幸福老伴
More
首頁
認識安萱
行善服務
活動花絮
快樂開講
快樂心小語
生命探索
生老病死
幸福老伴
爸爸真的好走了
慶梅在2016年底開始參加安萱十方善空間的生命聚會, 想不到聚會討論有關如何走完人生的概念, 真的用到了自己爸爸身上。
20180117上午爸爸安詳的走了,享年97歲。
安萱對於生命善終的概念很簡單, 就是人生上台容易下台難, 我們對於生命的結尾, 追求的不是如何用醫療延長生命, 也不是放棄急救, 更不是面對病痛追求安樂死, 而是在還健康時就開始安排自己的生命, 當面對健康不可逆的衰退時, 如何讓自己此段人生旅程的結尾, 儘量減少痛苦, 走向未來更美好的空間。簡言之,就是晚年不求醫療延命,而求減痛好走。
慶梅的爸爸本來每天有一定作息, 早上七點叫他起來吃早餐, 之後又回去睡到中午一點起床, 開始看電視, 到傍晚用餐後七點上床, 非常有規律。白天睡這麼久, 是因為晚上頻尿, 睡眠品質不好。
安萱服務長輩的工作上, 除了協助華山基金會, 擔任華山志工去探訪獨居長輩外, 也定期探訪安萱自己的年長善能量以及善能量的高齡長輩。
20170809, 安萱善能量們去探訪慶梅爸爸, 她說, 奇怪, 最近爸爸食量減少。但當天他還是很高興地與我們互動。回來後, 我就意識到生命有時盡, 並告訴慶梅, 引申善終概念, 晚年想的應是如何善終而不是醫療延壽。
20170813, 因爸爸整晚一直起來尿尿, 慶梅認為爸爸可能是膀胱炎, 帶去仁愛醫院檢查, 醫生說可能是膀胱躁動症, 無法醫治但可吃藥穩定。我們一起思考, 這就是控制性的穩定劑, 吃了只是少尿, 卻傷健康。所以慶梅願意自己忙些, 沒給爸爸吃這藥。
20170814, 慶梅說已經給爸爸穿紙尿褲, 但他開始不喝水, 也不吃東西, 也無力, 並且坐不住一直躺著。我就建議她增加換紙尿褲以免濕了不舒服。當年我自己照顧媽媽, 我沒讓她穿紙尿褲, 床墊蓋著布, 身上也蓋著布, 大小便就處理。也定時用棉被墊著將上身扶起, 再塞入床上用便盆給她大小便。
面對爸爸不吃不喝, 我建議他先徵詢爸爸本人意見, 要不要去看醫生?爸爸說不要。於是我就告訴慶梅, 要有心理準備, 並先問里長與認識的醫生, 洽詢未來如何開具死亡證明書。
之後, 情況慢慢穩定, 爸爸願意用吸管吃蔬果汁, 但不能進食有油的湯汁如雞湯, 因為會腹瀉。又細心照料一段時間, 他可以吃5顆蔬菜水餃和一份水果, 但卻吃甚麼都原樣拉出, 也就是沒有消化吸收。之後慶梅改成給吃餛飩, 用更細的餡, 冬天冷, 又把蘋果蒸熱了再餵食, 結果排便狀況大有改善。同時慶梅也去買了氣墊床避免爸爸長褥瘡。
這期間, 慶梅找到了一位到宅外診的醫生, 兩星期來一次, 也向政府申請到居家服務員, 每星期一、三、五上午來一個半小時, 幫爸爸洗澡等等。情況漸漸穩定了下來。
這期間, 爸爸一直昏睡, 有時張眼, 有時呼喊空襲來了, 叫女兒快逃等等, 都是以前的生活回憶。
兩三個星期前, 爸爸開始多痰, 慶梅必須隨時注意拍背, 並考慮要不要抽痰, 我們問了兩位近年照顧過父母年終的安萱善能量, 都反對抽痰;他們都說會很痛,有位善能量說, 抽痰時她爸爸兩手緊抓椅子扶手, 眼淚滴下來, 她說:如果重來, 不會再讓爸爸受抽痰之苦。於是慶梅提高了對爸爸的注意, 雖然辛苦些, 但爸爸免了痛。
20180114起, 爸爸變成一直未醒, 叫吃飯也不醒。慶梅來電研究要不要送醫, 我們思考去醫院能做甚麼呢?可能是插管灌食, 或者送進加護病房等等。把刺痛加在健康無法回頭的肉體來延續呼吸, 有甚麼意義呢?於是回到安萱善終好走的概念, 慶梅決定將狀況的變化趕快通知親人們。
20180117上午, 居服員來幫昏睡中的爸爸洗澡, 洗好時, 爸爸突然全身軟下, 好像沒了呼吸, 慶梅緊急來電研究如何處理?因為安萱近年有兩位善能量父母在家發生狀況都打了119, 救護車來時看了狀況已經瀕死, 都問如要急救就要先電擊, 結果兩位善能量都沒有讓父母被電擊, 讓父母善終。
於是慶梅決定, 趕快通知定期來看診的醫生。同時趕快幫爸爸換上衣服讓爸爸靜躺, 不再打擾。等醫生來了, 確定死亡, 安萱善能量也立即趕到慶梅家為爸爸助念。
助念完, 我跟慶梅家人說真是奇妙, 剛好把身體都洗好, 爸爸就走了。慶梅說, 不止如此, 爸爸已經幾天沒排泄, 居然洗澡前大量排出, 所以爸爸走時是內外都乾淨了。真是安詳清淨。
慶梅原來就經朋友介紹, 與一家葬儀社聯絡好各種程序, 所以一切都在安排中。爸爸曾跟她說, 以後只要與女兒一起就好。慶梅在安萱聚會中, 已經決定了身後要在陽明山公墓花葬, 所以也幫爸爸安排了花葬;同時, 爸爸本來就是和善無爭的個性, 而慶梅從安萱敬善修中早已體悟生命的本義,所以後事簡單莊重, 費用很省。
金錢怎麼用呢?我們寧可行善, 不用於自己奢華的慾望。
最後, 感謝安萱的善能量們, 在聚會中提供親身實例給大家討論, 才醞釀出生命的善終概念。日本醫學博士川嶋朗著書《輕鬆自在走好最後一哩路》, 都在提倡這類的理念。
慶梅處理爸爸的晚年, 完全使用了安萱善終概念, 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助念結束時, 由慶梅親自為爸爸祝福, 她祝福爸爸一路好走。回想當時慶梅面對狀況時的心理衝突, 她皆能積極思考與選擇, 結果,爸爸未受插管之苦,繼續享用著他自己想吃的,全程更未受一針之痛, 爸爸真的好走了。
(青山飛羽)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