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0/09/04),安萱的生命學園聚會在會友的農莊進行,大家回顧「過去」的酸甜苦辣,聊得很快樂,也獲得很多解脫。
「過去」的灰塵掃不盡,新的灰塵也在「現在」的生活中繼續堆積。
大多數人,每天的生活只是面對「現在」的困境憂怨,或享受當下的悠閒,
在快樂、悲傷、憤怒、怨恨、癡想、痛苦、無聊中,完成日常種種事務。
這樣,日復一日,走完「未來」,以至,忽焉,老病死就到了,人生終不及義。
也有些人在宗教中找到生命的目標,但忽略了,活在宗教信仰中,並不是真正的宗教信徒。
許多人說,「這就是人生啊,不然還要如何?不要想太多,時間到了自己知道如何做的。」
但是在安萱服務長輩的經驗上,許多長輩在面對老病死時,問題很多。
也許我們可以給自己下一個生命的目標,作為生活腳步的方向。
這樣,在每天的「現在」中有方向的進行,就會累積出「未來」的成果。
譬如畫畫,每天畫一點,就會堆積一堆作品,就是成果。
如果在此生結束的時候,一切成果也跟著結束了,就無意義。
像以登山為生命目標,登山只是「現在」的快樂,當然無成果可言。
而在生時畫畫,許多人擁有自豪的成果,在死後卻變成要麻煩子孫處理的垃圾。
故自己要深度思考,再訂定生命目標,然後提出來在生命學園與人討論,不落入偏執,方可獲得有意義的生命目標。
並且由於每天生活有了長期的生命目標,我們心中不再累積當下的灰塵,而過去的悲怨,也變成不重要了。
生命學園,先學習客觀的思考,謙虛,與人討論,不主觀,不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