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更多內容請點左邊這三條線
首頁
認識安萱
行善服務
活動花絮
快樂開講
快樂心小語
生命探索
生老病死
幸福老伴
更多內容請點左邊這三條線
首頁
認識安萱
行善服務
活動花絮
快樂開講
快樂心小語
生命探索
生老病死
幸福老伴
More
首頁
認識安萱
行善服務
活動花絮
快樂開講
快樂心小語
生命探索
生老病死
幸福老伴
我的字典沒有死亡
20180718安萱快樂村聚會
聚會主題:善終安寧。
涵義:生命到了已經不可逆轉的階段要如何安寧處理?
會友提供案例:
一、會友同事的爸爸久病不願看子女為自己受苦, 就開始拒吃, 不久就衰竭死亡。
二、會友姊夫十餘年前癌症後虛弱過日, 某天開始吃不下, 家人不送大醫院, 不勉強他吃, 某日子女回來, 給他愛吃的食物, 第二天早上說他累還要再睡, 到了十點多就走了。
三、會友父親晚年首先開始吃不下, 也不予免強, 不久就衰竭離開。
四、會友父親本來每餐七分碗飯, 某日開始越吃越少最後吃不下固體, 接著坐不起來, 會友詢父意見不送醫, 在家照顧5個月後自然離開, 期間連受一根針之痛都免除。
五、有位教授, 有3子, 每天自己到餐廳吃晚餐, 喝小酒, 後來突然不再吃喝, 只喝水, 大約二、三個月就走了。
六、會友乾媽在美國罹癌, 到最後兩個月, 醫生不給藥, 之後連食物也停, 女兒就自己來, 但餵甚麼就吐甚麼, 女兒才停止, 約一、二週就走了。
七、會友媽媽行動力已經很差, 常臥床。有天晚上飯後說很不舒服, 就送醫, 立即被送進加護病房, 家人求醫院讓一個子女留在身邊陪伴, 但醫院不准。子女只好回家, 但醫院不斷的通知病危三、四次, 去了又回, 最後媽媽就走了。
八、會友運動班一位同學的婆婆93歲失智, 血尿送醫, 要急性洗腎才能救回, 5個兒子堅持要救, 救回後, 變成插管在家臥床, 每天大喊大叫, 日夜叫喊連續一星期, 只好送醫, 回來又一樣, 必須每10天去打一次鎮靜劑。朋友問她為何讓婆婆這樣。但現在既然插管就不能拔管了。
九、有位婆婆有天突然開始不吃不喝, 被子女送到榮總, 並且給她插鼻胃管, 半年多了, 變成失智, 仍在插管中。
十、會友同事的老爸爸, 媽媽主張要幫爸爸氣切, 結果是送安養院療養, 每月4, 5萬多元, 5年了還活著, 家中就起了衝突。
十一、會友的朋友93歲時吃不下, 送醫, 醫生說要插鼻胃管, 他說好, 就繼續活著, 現在有時要抽痰, 很痛, 他就要打人, 因此被綁起來, 但他說, 他要活到100歲。因為事情都是媳婦要處理, 所以媳婦很苦。
十二、會友的奶奶90幾歲, 罹癌, 接受痛苦的化療, 還是走了。未走前看到媳婦就拜託說, 快帶我走。
討論:
一、飲食與生命結束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到各種健康已經不可逆者的狀況, 自然停止飲食者, 不久會自然死亡, 而接受醫療或插管者會痛苦走不掉, 家人也辛苦。
二、醫療延壽與插管
如果使用醫療方法或者插管延長生命, 不但生活沒有品質, 還會繼續痛苦的活著, 自己痛苦, 親人辛苦;並且子女把父母插管後就不能拔除, 因為拔除就等於子女把父母置於死地, 結果沒人敢決定要拔除, 子女一時的愚孝導致父母必須繼續活在痛苦中走不掉。
三、生命來去的概念
蛻變 如果我們認為生命有靈魂, 我們可以用蛻變的概念來看出生與死亡:
蛻變, 就是破蛹而出開始飛翔, 生命展開美麗之旅。
出生, 就是靈魂進入母體內化蛹, 然後成為人在人間飛翔。
死亡, 就是靈魂要離開人的肉體, 到另一個空間展開飛翔。
四、死亡只是一個新旅程的開始
所以死亡是喜悅的生命旅站, 面對親人死亡,要為他們的新旅程祝福, 因為靈魂要離開肉體前, 肉體一般有一個痛苦的階段, 所以活著的人要協助靈魂將要蛻變的親人順利完成蛻變, 不要因為不捨而使用醫療手段增加或延長蛻變階段肉體的痛苦。
結論:
一、用蛻變的概念看死亡
安萱的字典中沒有死亡, 只有蛻變。
二、飲食與生命
健康到了不可逆時, 現象是開始吃不下, 只要順其自然減少飲食, 很快就會衰竭, 結束生命。
三、準備好蛻變
每個人有生之年都要面對生命的結束, 因此不要只是忙於工作與家庭或自己喜歡的嗜好與遊樂, 要注意, 必須為了靈魂的蛻變做好提升性靈的準備。 用蛻變的概念看生命的結束, 生活將因此轉為積極。
四、蛻變的技術
在身體已經老化或病情嚴重時, 自然會吃不下食物, 就順其自然地逐漸減少飲食, 以致斷食, 如果腸胃感到痛苦時, 可以喝加蜂蜜的水緩解。體力感到虛脫時,就躺下, 進行安萱課程的「定念與放鬆」法, 用最平靜和悅的心境, 自然地完成蛻變。
五、蛻變是最正向的概念
蛻變不似安樂死, 採主動式的自殺立即結束自己生命, 也不是被動式的臨到病危才放棄急救;蛻變的概念是, 時間到了, 安排自己在自然中衰竭, 平靜完成靈魂出體的過程。
六、孝順的子女
子女盡孝, 應在父母健康時多用心與時間, 到了父母終老, 更不應採用醫療來滿足自以為的孝, 反而使父母受苦。
七、尊重當事人
任何作為都應詢問當事人意見, 有些當事人認為不論多苦就是要活著, 就要協助採用醫療作為。
八、三分治療, 七分修行
年齡已老, 或病況已不可逆, 生活已無品質, 就可以考慮安萱以蛻變來善終的方法。平時要注意活著時要提升性靈, 否則會有無限牽掛, 無法完成。
(青山飛羽)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