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更多內容請點左邊這三條線
首頁
認識安萱
行善服務
活動花絮
快樂開講
快樂心小語
生命探索
生老病死
幸福老伴
更多內容請點左邊這三條線
首頁
認識安萱
行善服務
活動花絮
快樂開講
快樂心小語
生命探索
生老病死
幸福老伴
More
首頁
認識安萱
行善服務
活動花絮
快樂開講
快樂心小語
生命探索
生老病死
幸福老伴
我發現了生命的新天地
我是小學老師, 沒來到安萱之前, 我的生活非常簡單, 每天從學校到家裡. 再從家裡到學校。在學校管小朋友, 回到家裡還是管小朋友 。退休後, 跟退休老師們爬山聚餐唱歌, 沒有一點行善的概念, 更不知何謂修心修性。
當時只知道有人在做義工, 就是去醫院, 郵局, 戶政事務所當指導人員, 或者是去法鼓山和慈濟當義工, 學一些佛法。
去年四月, 我們大學開同學會, 發起人也邀了安台兄, 會中並成立了line群, 他常在群組PO出安萱工作的內容, 我慢慢了解安萱, 安萱認為行善是不足的, 還要做到敬善修, 敬就是敬天敬地, 善是善念善行, 修是修心修性, 我覺得這個理念非常好, 於是我加入了安萱。
安台兄寫了一篇簡明佛理, 我看了以後突然發現, 佛學並不是那麼的難, 他是有脈絡可循的。看了簡明佛理再去看心經, 金剛經, 突然發現心經, 金剛經沒那麼難懂了, 再回頭來看安萱的敬善修, 就覺得敬善修是非常有道理的, 也是實修佛法的途徑。做到敬天敬地, 我們就會謙虛, 做到善心善念, 我們就有了慈悲的心, 做到修心修性, 我們原本心中的嫉妒, 憤怒, 暴戾之氣, 也就消失了, 而且, 不論任何一個宗教, 不就是要我們做這敬善修嗎?
因為來了安萱認識了很多的朋友, 我們一起去行善, 我們一起討論學習。在快樂心的課程裡, 我們討論有沒有靈魂, 當大家講出他們所知道的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 我們發現原來是有靈魂存在的, 這也符合了佛教所說的, 人會不斷的輪迴轉世, 那是為了淨化我們的靈魂, 直到我們的靈魂完全淨化後, 就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
在快樂村的課程裡, 我們討論的是人實際生老病死的八大主題, 其中一項就是後事處理, 安台兄還帶我和元寶, 郭姐, 去參觀陽明山花葬, 讓我們實際了解花葬的情形, 這是我以前沒想過的, 甚至是忌諱去談的, 在安萱卻是直接公開的討論。而且以前我只會日復一日的忙碌與嬉遊, 從未思考實際人生, 結果可能留下很多問題。
在行善時, 我們去探訪獨居老人, 從他們身上, 我們看到了未來的自己, 讓我們心裡先有準備, 將來如何養老, 如何不要麻煩孩子, 因此安萱有一個「安老互助方案」, 就顯得格外重要。一方面也聽他們年輕的故事, 有時也不禁為他們感嘆, 人生不能重來, 年輕的時候, 真的要多修心修性, 做好敬善修, 並且在自己有能力時就思考如何準備未來, 這樣才能安享晚年。
在安萱, 我看到安台兄每天忙進忙出, 接不完的電話, 做不完的事, 老人家一有事, 就會打電話找安台兄, 他們對安台兄充滿了信賴感。
他都記得每一位老人家的需要, 譬如有一位阿嬤愛吃魚, 探訪時, 他就帶魚去給阿嬤, 後來阿嬤說她腿不能站不能煎魚了!他就說我幫你把魚煎好帶給你, 後來阿嬤又說, 我牙齒嚼不動魚肉了, 他就說, 下次我帶魚鬆給你吃, 過沒幾天我就在安萱看到了一罐魚鬆, 說實在的, 心裡很感動。
還有一位阿嬤, 年紀太大被送到養老中心, 安台兄還是會去看她, 知道她愛吃香蕉, 就帶著香蕉去, 阿嬤看到安台兄就哭了起來, 這些老人家, 已經把安台兄當成他們的家人, 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探訪老人家不是只去看看她們, 重要的是, 要建立起這種信賴的關係。
我常問他你不煩嗎?你不累嗎?你不會生氣嗎?他都說不會, 因為他在敬善修中學到了如何落實安萱的精神:「互惠互助快樂人生路, 同境同情歡喜慈悲行」, 達賴喇嘛也說過, 慈悲心是人類存活的基礎, 也是生命的真正價值所在。
安萱提倡的敬善修, 敬是謙、感恩、懺悔, 是基本概念, 而善是善念善行, 修是修心修性, 兩者用安萱的概念都是實際生活上對於自己心性, 天天自我檢討, 時時自我改進。
因為進了安萱, 我的心靈開了, 我感覺我的實際人生也有了依靠, 我會繼續努力修心與行善, 並期望安萱能發展起來, 利益更多的人。
(林安台)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