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跑過程中需要隨時注意跑者的跑步狀況、例如跑速、跑量、呼吸節奏、甚至包含體態姿勢等全方位現場觀察。
陪跑需要一對一引導不同程度的跑者一起進步與成長,絕對不是自顧自的跑很快或跑很遠很厲害就好。
陪跑員的任務在於「協助主角持續進步與成長」,並非「拿第一」或是「閃耀自身表現」。
1. 細心觀察 2. 耐心 3. 想幫助人勝過成就自己的心
細心觀察主角在跑步的過程中的任何狀況與現象,有時候主角自己會提出來反應,但更多時候可能很多是連主角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盲點,久而久之習慣了就一直持續下去。
耐心引導主角至適合的方式繼續下去,每個人會因為程度不同、思考反應不同、或是資源條件不同而有不同的學習成長曲線,陪跑員必須不憚其煩的與主角溝通、反覆嘗試許多不同的做法來輔助成長持續。
最重要的一個特質「想幫助人勝過成就自己」的心,這是陪跑員最大的意念,不為自己發光發熱,但與主角的進步同樂、視他人成就更甚自身。
了解完陪跑的定義後,對於「行銷陪跑」與「行銷顧問」的理解應該就能掌握基本的理解。
「顧問」提供解決建議、提供人脈資源、指導團隊朝更高一層的商業發展前進。
「陪跑」提出解決建議、盤點資源、與團隊一起討論可行性、調整修正重複執行,輔導團隊一次比一次更進步、堅定朝著團隊的目標前進。
「我團隊只有兩個人都不懂程式,網站沒法維護怎麼辦?」-立刻盤點資源找出適合的維護方式。
「可以幫我看一下行銷公司提供的這份議題設定策略可以怎麼調整?」-釐清該策略是否能達成品牌設定的發展目標與定位,再根據市場量化調查進行修正。
「我們影片的梗快玩爛了,感覺觸及好像沒辦法再往上拉?」—依照品牌發展目標擴大行銷議題操作,做大市場擴大觸及。
「我們花了滿多錢做KOL、搞社群、做SEO,但好像感覺都沒什麼效果?」-分析檢視各渠道目標設定與成效表現,釐清操作目的與調整策略。
「Google廣告後台的付款方式怎麼改?」-立刻電話過去 step by step 一層一層手把手引導操作。
剛起步、剛發展、傳產轉型,或是正在籌備中的品牌、工作室、團隊、個人適合選擇行銷陪跑,一起邁步成長。
發展臻至的企業、具備明確組織分工、資源充足、規模龐大的品牌經營適合選擇行銷顧問,為團隊組織快速整軍操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