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非所見,乃所思。望非為景,乃為歸心未返。字下有地,句中無鄉。」—— 題〈定寨望洋〉前
定軍寨倚鎮亭旁,放眼遙看碧水洋。
赤劇村莊餘落葉,紅夷海市鬧斜陽。
濤奔澎島掀天動,汕遶蓬山特地長。
沙鳥風帆明滅外,煙波無際感滄桑。
詩文解析
定軍寨坐落於在大甲西社事件中被毀的鎮亭遺跡旁邊,從這登高望遠即可看到遠方台灣海峽的碧藍海水。
點出詩句所在地及其周遭風景
放眼遙望:從高處向下眺望、俯瞰彰化市區
碧水洋:向西眺望之大片水域,可以推論為台灣海峽。
語句前後呼應
用對比手法呈現出現今的淒涼
赤劇村莊在動亂後以後變得殘破不堪,過往荷蘭時期商船林立的繁華村莊,已如夕暉中的海市蜃樓,今昔對比之下令人無限感慨。
洶湧的海浪奔向澎湖群島,波濤翻騰,彷彿要掀動天際;而遠方的蓬萊仙山(意旨台灣的山嶽)則被環繞的水流延綿包圍,顯得格外遼闊悠長,呈現出海峽與山嶽的動靜對比。
描述海像、地景
從八卦台地眺望澎島之可能性低,或許並非真實看見(過往經歷、經人耳聞)
回應頷、頸兩聯的描述
沙洲上的飛鳥、遠處的風帆若隱若現;無邊的煙波,使人不禁感嘆歲月滄桑、世事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