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國文學測時事熱點
新冠肺炎侵襲全球
會快速傳染他人,重症易致死的新冠肺炎,導致全球的生活遭遇衝擊,至今尚未恢復常態。
2019年12月起中國湖北武漢市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群聚,疫情初期個案多與武漢華南海鮮城活動史有關,中國官方於2020年1月9日公布其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此疫情隨後迅速在中國其他省市與世界各地擴散,並證實可有效人傳人。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屬冠狀病毒科(Coronavirinae)之beta亞科,其病毒特性仍在研究中。冠狀病毒科是造成人類與動物疾病的重要病原體,為一群有外套膜之單股正鏈RNA病毒,外表為圓形,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的突起因此得名。
延伸閱讀:新冠肺炎疫情數據
🎵疫情的歷史:【王道還科普專欄】不自由毋寧死
疫情來了,口罩何在?
政府因SARS時得到的經驗教訓,當新冠肺炎的消息一出,馬上緊急應變,徵收所有醫用口罩,以配給的方式發放給全國民眾。起初一次領兩片,到現在兩週領九片,每片五元。
加上為國家口罩隊廠商增設產線,確保原料供給。口罩從原本日產188萬片,多半倚賴進口的情況,在五月時就提升至日產2000萬片,使我國口罩儲備數量達到安全水位。後來更以口罩捐助他國,打響「Taiwan can help」的口號,以及開放廠商外銷,為遏止國外疫情盡一份力。
時至下半年,國內更有廠商從口罩外交走向設備外交,欲將設備、產線賣給泰國、印度、美國生產,將原本被視為夕陽產業的低技術口罩產線,變為自身獲利的金雞母。
★ 口罩的文化差異
東亞國家的人認為,戴口罩是為了要防止被感染或傳染他人,所以當流行傳染病蔓延時,無論健康或生病的人均會戴上口罩。然而,對歐美國家的人來說,戴口罩是為了要防止自己散播病毒,所以只有病人才會戴口罩,健康的人無須配戴。
由於兩邊文化對戴口罩的觀念不同,衝突便生,例如巴黎就發生一名戴著口罩的亞裔人士欲搭乘地鐵,而被其他乘客拒絕上車的事件。
★ 為什麼政府要徵收口罩?
為什麼政府不任由市場供需來決定口罩的製造與販售,要出手干預呢?
可能原因有二:其一,如果不用統一徵收來限價、限購,那麼,最需要戴口罩防護的人也許難以取得口罩,反倒成為防疫缺口。
其二,是人們的預期會將口罩價格推上高峰,當大家都認為口罩將奇貨可居,廠商便會減少出貨量,讓物以稀為貴,大賺一筆,而民眾為了搶購口罩,也願意出更多的價格,如此循環下,後續口罩價格會愈漲愈高,讓本應成為防疫必備物品的口罩變成奢侈品。在大多數人無法在接觸過程中戴口罩的情況下,防疫自然會愈來愈難。
延伸閱讀: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口罩配給制的經濟分析
疫情下的教學困境
建議搭配閱讀:韓愈〈師說〉
在疫情期間,「傳道、授業、解惑」都必須經由全新方式,科技為何無法彌補無法親身至課堂上課的落差?
★ 遠距上課,事倍功半
因為Covid-19的緣故,許多國家紛紛發布封城令,學生不得到校上課,只能居家上網課。面對突如其來的線上授課、聽課,不管是老師或學生都人仰馬翻,在新的課堂上邊做邊改進。線上聽課首先面對的便是設備問題,有的家庭只有一臺電腦,但卻有兩三個小孩都需要上課;有的學生只能用手機上課;有的學生住在偏遠地帶,甚至沒有網路。
而有網路和設備就可以好好上課了嗎?過去在課堂上,有老師帶領學生聽講、討論,現在老師無法即時監督學生的行為,學生又用著手機與電腦,有的學生就把直播課堂的網頁縮小,一邊和同學打遊戲,也有人在床上看錄影的課程,不小心就睡著了。
老師也為如何上課而煩惱不已,為了好好「傳道」,有老師花了大把時間做課堂上要用的投影片,但對著難有回應的鏡頭授課,還是很不習慣。老師說,就算在課堂上要學生「聽懂的打1,不懂的打2」,願意回覆的學生也不多。不像過去可以直接從學生的眼神與表情判斷學生到底聽懂了沒。
而學生在每科老師不同的教學方式中,艱難適應,有的課堂是直播,有的錄影,等到他們有疑問想請教老師,一個問題的往返常常又要花好幾個小時,等到都快忘了,才收到老師的回覆。
老師直言,在這樣的授課下,原本自律的學生學習成效依然很好,但那些仰賴同儕壓力、老師規範才努力學習的學生,便失去拉力,不停退步。
發放振興券
以振興疫情後經濟為考量,109年七月中,政府發予國民「消費一千,再送兩千」的消費振興券。其他還有可用於藝文的藝FUN券、振興體育相關產業的動滋券、客家委員會發行的浪漫客庄旅遊券、鼓勵大家多買農產品的農遊券,以及安心國旅補助方案,都為疫情中相對安全的臺灣民眾注入一股消費動力。
振興券有振興嗎?
振興券同時以電子、紙本方式發送,讓民眾各自選擇方便、有利的管道領取使用。但最後統計下來,必須花費多人力、物力成本的紙本券仍是民眾的首選,約有八成人選擇登記紙本券。
先前政策公告時,有人質疑振興券是否真能振興經濟,帶來活水?政府當年為了因應金融海嘯帶來的消費緊縮,曾發行每人3600元的消費券,後來結算成果,並不如預期。
以經濟學理論來說,政府所發予的振興券,會在我們的「心理帳戶」中被歸入額外的、可肆意使用的收入,從而拿去做些平日不會做的花費。這類非日常開支的消費,便能拉動經濟。
10月底時,經濟部提出現階段成果報告,政府所發行的各種券加上安心國旅補助,一共投入了650億的預算,創造出1,790億元的商機,本次的振興方案可謂相當成功。
國境封鎖與國旅補助帶來報復性旅遊
年初受到疫情影響,各國之間封鎖邊境,禁止跨國旅遊活動,讓原本習慣出國玩的民眾開始轉向島內旅遊,而政府在疫情趨緩後公告的安心國旅補助更助長了這個風潮。
加上暑假開始,原也是學生相約出外旅遊的旺季。多種原因加乘下,被媒體稱作「報復性旅遊」的行為出現,也為臺灣各個觀光景點帶來問題。
合歡山的星空一直為人所稱道,是許多人追星、觀星的好去處。南投縣政府先前便積極改善,符合指標,再向國際暗天協會申請成為「暗空公園」,想經營能永續的星空遊程,終於在去年時通過認證,成為亞洲第三座暗空公園。
但疫情解封後迎來爆量的遊客上山,不諳觀星守則的民眾更帶來大量光害,還違法於國家公園內明火炊煮,讓暗空公園變得像暗空夜市,簡直像一場災難。
建議搭配閱讀: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原本為世間雅人所稱道的星空祕境,一下子湧入來看新祕境、湊熱鬧的遊賞人群,用大燈打壞星空,你能感受到袁宏道感嘆「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的心情嗎?
★ 離島的哀愁:蘭嶼
據統計,2020年6、7月登上蘭嶼的遊客比去年增長了一萬多人次,這些遊客固然帶來了當地觀光消費的增長,卻也嚴重影響當地的生活品質。
以設籍蘭嶼的人口來看,6、7月份登島遊客人數是其11倍,這樣的人口壓力下,使蘭嶼時常一天跳電三次,也常斷水。原本充裕的醫療資源,更迅速短缺。
遊客人次升高亦讓旅遊品質不佳,大量的機車往來景點,拋下許多垃圾,也有隨意大聲高歌和放煙火的旅客,打擾其他島民的安寧。部落耆老說:「有天毀了蘭嶼的不會是那個人人罵的核廢料,而是觀光產業。」
★ 離島的哀愁:澎湖
2003年,澎湖為了提振觀光,開始舉辦「海上花火節」,以多場次、近距離的震撼煙火表演吸引旅客。而今年的花火節更吸引報復性旅遊的人潮,使島上單日湧入兩萬多人,使商店、設施不堪負荷。餐廳被遊客擠爆,島民到市場也買不到漁獲。
而近年熱門的潛水祕境東吉海底薰衣草森林,由於旅遊人數暴增,遊客也未曾接受海洋環保教育便下水,身上塗抹的防曬乳與伸手便摸的慣性,使這片珊瑚蒙受巨大傷害。
如果你想多看一點:《觀光人類學》
早期人類學家對於觀光的評價大多是負面的,本書以較為平衡的觀點,同時指出觀光發展的正負面衝擊,負面衝擊包括:觀光地區的物價與土地飛漲,導致當地人生存不下去而被迫搬走;祭典與節慶為了迎合遊客的偏好,而失去傳統的文化意義;遊客湧入帶來噪音與汙染,超越環境負荷力,危及當地自然生態。然而,觀光也有好處,它能鼓勵人們保留他們的文化遺產,在某些地方,女性因為獲得觀光就業機會,而能翻轉當地的性別結構;有些地方因為發展生態觀光,而減少對森林的砍伐,促進環境保育;有些部落的傳統手工藝,因為觀光客購買,而得以延續下來。
美國黑人人權抗爭
當種族成為內建於心中的偏見,導致黑人在各種競爭中都有潛在不利時,疫情更成為擊垮他們的最後稻草。
佛洛伊德之死
美國近日因黑人佛洛伊德被警員壓制致死而在各地引發示威,人們高舉「反種族主義」及「反對警察暴力」的宣言上街,要求政府正視在執法中不當的種族歧視。
上街抗議的並非只有黑人,不同種族、年齡的人,都為了相同的理念參與遊行,他們用單膝下跪表達訴求,這個動作來自美國舊金山49人隊的四分衛卡珀尼克,他為了強調美國一直存在種族偏見、警員對黑人執法不公的情況,自2016年起就在開賽前播放國歌時,單膝下跪。
最後壓制佛洛伊德的員警肖萬被革職,與另外三名在場的警員一同被控謀殺、教唆殺人等罪。當地警局也在人民陳情下即將經由議會表決,解散重組。
建議搭配閱讀:鄭用錫〈勸和論〉
「甚矣!人心之變也,自分類始,而其禍倡於匪徒。後遂燎原莫遏,玉石俱焚,雖正人君子,亦受其牽制,而或朋從之也。 」
★ 少數族群在疫情中加倍受害
示威浪潮迅速席捲全美,衝突激化,導致洛杉磯、芝加哥、亞特蘭大等25座城市先後宣布實施宵禁。這次抗爭之所以如野火燎原,除了長期未獲解決的種族不平等問題,還加上因為疫情封城而失業、生活困頓的原因,更讓群眾的憤怒瞬間引爆。
非裔美國人在疫情中受到的損害比其他人更甚,《時代雜誌》報導指出,他們更易染疫,也更易因此死亡;而因封城而被裁員或減薪的人,也是黑人佔大多數。這種因為系統性不平等而導致的傷害,讓黑人絕望而憤怒,才使街頭湧上眾多示威者宣洩不滿。
★ 佛洛伊德之死,改變了什麼?
因為這場廣佈全美的抗議活動,引來世人對種族歧視的關注與檢討。在美國之外,則又因國情有不同的偏重,例如在墨西哥與南非,主要針對警察暴力,澳洲人則探討澳洲原住民的境遇,有些歐洲國家,則發現身邊也有類似問題。
這些思考正如激起漣漪的石子,讓改變發生。在美國的部分州與城市,政府已禁止警察對嫌犯鎖喉;美國政府正提出一個讓貧窮的美國人能選擇居住環境的「居住券」補貼方案。研究顯示,當貧困者移居到治安相對好的社區,便能脫離原本社區的影響,減少加入幫派、吸毒、輟學、入獄的可能,而且只要完成基礎的高中教育,就有提升收入、向上流動的可能。
探索太空
在這一年中,人類再次將觸角探向火星與月球,而太空運輸的可能性似乎也逐漸成真。
2020年五月底,SpaceX載運兩名太空人至國際太空站執行任務,並順利返回;11月17日,四名太空人再次搭乘SpaceX發射的飛龍號太空船前往太空站。這昭示著民間太空火箭進入了可實用的階段。
除此之外,NASA新一代火星探測車「堅毅號」升空,預計2021年2月抵達火星;中國也發射了嫦娥五號探測器,欲將月球背面的土壤及岩石樣品帶回地球,藉此理解太陽系的生成。日本前往小行星「龍宮」探測的隼鳥二號,也已將採集的岩石、氣體樣本送回地球。
馬斯克的Starlink衛星連網服務,更在2020年中達成布署800多顆衛星的任務,目前已開始測試,預計2021年時便可開始提供網路服務。他的另一項構想「星艦」,未來欲以在地球與月球、火星間運送物資與人為目標,正在測試。
在2020年,人類對太空的探索踏出許多步,那些為了探險而開發的技術,也許很快會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上。
SpaceX的飛龍號在臺灣時間2020年5月31日成功升空,並於19小時後與國際太空站對接,這是第一次私人公司能與NASA合作發射載人太空梭,也是美國九年以來,再次自行發射載人太空梭前往國際太空站。
發展航太事業非常花錢,美國先是把載人上國際太空站的任務轉包給俄羅斯,每次花8,600萬美元購買一張船票,後來,又有與私人公司合作的想法,便開展「商業載人開發計畫」,由國家給予支援,鼓勵私人公司研究開發能往返太空的飛行器——SpaceX就在初期四家公司中脫穎而出。
★ 「星鏈」衛星,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
SpaceX對太空的野心,是要用佈滿低軌道的通訊衛星,串連起全球網路,這個項目被稱為StarLink(星鏈)計畫。透過通訊衛星,可以將原本無法覆蓋基地台、訊息難以連結的海洋上、沙漠裡都納入網絡,也能補足地面上未建設基地台的通訊死角。而網路普及,也會帶來新的商機。
★ 衛星帶來的問題
當SpaceX、亞馬遜的Project Kuiper都想把衛星送上近地軌道,一爭未來的衛星通訊商機,這些閃亮亮的人工星星,卻成為天文學家的困擾。這些衛星的亮度甚至能用肉眼觀測,已成為長期的光汙染。
而且,發射的衛星並非個個都能順利運轉,天文學家表示,正常的故障率約在3%左右。失效的衛星會佔用軌道,還因為其不受控,易與其他衛星碰撞,會產生碎屑,影響其他太空中的衛星。小碎屑的飛行速度可能高達每秒7公里,撞上國際太空站就是一場災難。
為此,歐洲太空總署宣布,他們將委託一家瑞士新創公司清理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碎片,他們計畫在可控的條件下,讓太空垃圾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騰出近地軌道的空間。
未來食物
為了讓環保與營養兼顧,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發明了兩種真肉替代方案。
人類每年要宰殺750億隻動物,以供給我們飲食所需。目前地球上約有十億隻豬、十億隻羊,15億隻牛,和230億隻雞,能飼養這麼多動物,是科技帶來的奇蹟,但人類為了獲取蛋白質,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消耗,除了土地、水,還有碳排放。隨著人口增加,人對於肉類的需求有增無減,如何在環境保護與餵飽人類間取得平衡?
「未來肉」就在這樣的需求中誕生。
目前的未來肉可分做兩大陣營,一是以植物蛋白組合而成的植物肉,一是用動物細胞培養的培養肉。
★ 植物肉
植物肉不像過去大家印象中的「素肉」,只為了素食者製作,吃起來不美味。現在的植物肉採用高科技仿擬出真肉的口感,要它看起來、咬起來、吃起來都像肉。
牛肉在煎烤過程中之所以香噴噴,流出誘人的肉汁,是其中的血質鐵在作用,有些品牌為了讓植物肉更肖似真肉,還研發了以大豆血紅蛋白模擬肉味的專利。植物肉帶來的是更健康的植物蛋白、更少的膽固醇,還經過營養調整,能加入鐵、鋅、B群和鈣質。雖然目前價格仍偏高,但等到技術普及、價格平抑後,也許它就會成為人人餐桌上的必備品了。
★ 培養肉
培養肉又稱為試管肉,其生產方式是從牲畜身上分離細胞,再置於生物反應器中培養,使細胞持續分裂,再誘導它們分化為肌肉細胞,之後待它增殖、增大後,便成為可上桌的培養肉。
這種在乾淨的實驗室中製成的肉,能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節省土地與水資源支出,有環保上的好處。同時,這樣生產出來的肉品也不會有動物傳染病、微生物汙染或抗生素殘留等問題。
但目前培養肉的成本居高不下,也有民眾基於健康或違反自然等理由而無法接受,其商業化的可能性尚低於植物肉,不過,已有一家以色列新創公司建造了工廠,並聲稱要將培養肉的生產成本降低至每磅10 美元,然後在2022 年推出完全由培養肉製成的產品。也許在突破了技術瓶頸後,培養肉會成為真肉的替代選項呢!
★ 牛奶也有科技複製版本!
為了喝牛奶,我們要養乳牛。然而,現在要喝牛奶,不必再養牛了!以色列創新團隊Remilk開發了全新的專利技術,可以在實驗室中複製乳蛋白,由此生產出牛奶、優格、起司、乳酪等乳製品。
現在的乳牛牧場為了定期供應乳品,必須工業化地飼養乳牛,讓母牛不停受孕、產乳,才能讓消費者在市場上買到鮮奶。而市面上雖然有純素的乳製品,或者各類植物奶,許多人仍堅持要喝鮮奶,認為鮮奶的味道難以取代。這個市場讓畜牧業持續消耗大量資源。而Remilk研發的微生物發酵技術,可以快速複製牛奶蛋白,製作出口味完全相同的牛奶。
以新型態製作的莫扎瑞拉起司計劃將在2021年底前上架,而且價格約等同於真牛奶製作的起司。Remilk說,等到公司擴大廠房規模,將可大幅降低成本,複製起司預料將以低價改變乳製品市場版圖!
2020年逝世作家小傳
楊牧
楊牧中學時開始寫作新詩及散文,初期筆名葉珊,作品風格唯美浪漫。民國六十一年後,筆名改為楊牧,為其寫作生涯的分水嶺。在浪漫之外,增添對現實人生的探究,筆調兼容感性抒情與知性批判,展現冷靜深沉的氣韻。
楊牧的散文鎔鑄新詩的意象與語調,為現代散文開拓新風貌。除散文外,亦兼擅詩、翻譯和評論。曾獲國家文藝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紐曼華語文學獎等。著有散文集《葉珊散文集》、《一首詩的完成》、《亭午之鷹》、《奇萊前書》、《奇萊後書》等,詩集《楊牧詩集(I、II、III)》等。
七等生
本名劉武雄,苗栗縣人。臺灣現代主義作家,作品以小說為主,風格怪誕,文法奇特,著有《我愛黑眼珠》、《沙河悲歌》等。七等生被認為是臺灣戰後最難讀懂、備受爭議的小說家,他在即將上映的紀錄片裡說:「沒人能了解我,只有我能了解自己。」
七等生於1997年寫完〈一紙相思〉後封筆,對自己的寫作歷程,他描述:「我的一生徬徨和掙扎於思考和寫作,從年輕到年老力衰,這些思考的記錄累積,似乎歸不到任何的結論,僅只約略而勉強踏出一個平庸者茍且存活的方法而已。」
鍾肇政
鍾肇政作品以小說為主,曾創辦「文友通訊」,集結了戰後新生代本土作家共同創作,互相勉勵;他亦曾任報社主編,致力於提攜臺灣作家,更推動客家運動,凝聚客家意識。
《魯冰花》是他最知名的長篇小說,後更翻拍為電影,風靡臺灣大街小巷。他更苦心孤詣完成長篇大河小說「濁流三部曲」與「臺灣人三部曲」,紀錄了日本統治時期臺灣各階層的生活樣態,以及臺灣人的抵抗精神。
於梨華
於梨華雖生於上海,但隨父母來臺後,隨父親在南部的臺糖宿舍居住,對靜謐宜人的臺南有很深的感情,這是她將代表作《又見棕櫚,又見棕櫚》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台南的原因。
成長後留學美國,異國生活帶來的離散經驗、寂寞與鄉愁,成為她小說的重要主題,而她更擅長自不同面向呈現留學生的心理,從而成為「留學生文學鼻祖」。隨著年歲增長,她筆下更多關懷女性處境、銀髮族的作品,正如她所說:「我的小說裡總有一點我的影子。」
大考方向燈
看完了2020年的時事熱點,再來看三民準備的歷年大考解析,還有時事題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