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設立於民國66年(西元1977年)原名重機械修護科
4.民國98年新設成立動力機械科(Dept. of Powe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 培養具備原動力廠、航空動力、船舶動力操作及維護技術人才。
3. 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職場安全工作習慣及服務熱忱。
4. 培養學生具備互動溝通、團隊合作及終身學習能力。
3.具備檢查、調整及更換動力機械零組件之技術能力。
4.具備檢查、調整及更換機電及控制零組件之技術能力。
3.工程機械、起重運搬機械、堆高機等銷售、維修人員。
4.油氣壓、柴油發電機組、航空地勤裝備等維修人員。
108.01.11科務會議暨教學研究會議修訂
1.定期召開科務會議暨教學研究會議,凝聚科內同仁共識,修訂科務發展方向。
2.鼓勵學生參加專業技能檢定(例如:重機械修護、機械加工、電腦輔助機械設計製圖、氣壓、堆高機操作、固定式起重機操作…等),以落實證照制度,增進升學及就業之競爭力。
3.利用產學合作、校外教學參訪及專題實作等,藉由理論與實務的印證,增進學生統整所學、學以致用之能力。
4.辦理師生專業實務研習,邀請業界專家授課,以吸收專業新知,掌握業界發展趨勢。
5.鼓勵教師參加群科中心及公民營企業研習,增進校際及產學交流,並提升教師專業知能。
6.依據新課綱實施情形,持續修訂調整課程規劃,以達成科教育目標,培養科專業能力。
7.運用經費編列預算,充實教學設備,以符應新課綱及校訂選修課程之需要。
8.持續建置移動式起重機操作及鏟裝機操作檢定場,並輔導學生取得相關證照。
9.改善實習工場(銲接工場、舊科館等)之排煙及通風散熱問題,改善教學環境,維護師生健康。
10.透過國中職涯試探及高中職博覽會等體驗活動,宣導本科特色,吸引更多優質有興趣的學生加入。
1.持續改善實習操作場之設施,增設停車棚,降低操作機具往返的不便及影響,提升教學效能。
2.建置專題實作專門教室,規劃學生作品展示空間,以增進相互觀摩與典範學習之效果。
3.持續進行新課綱實施之檢討,適時調整校訂科目之規劃,以因應產業發展趨勢及需求。
4.持續爭取經費,增購新課綱所需之大型機具及教學實習設備。
5.透過產學合作,尋求企業捐贈堪用機具設備,以解決大型機具購置經費不足之困難。
6.持續輔導學生取得相關專業證照,取得證照數平均達4.5張,取得3張證照以上之比率達85%。
7.鼓勵學生參加外語檢定,如全民英檢、多益檢定等,提升國際競爭力。
8.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展或專題競賽,統整所學之專業知識與技能,強化實務應用、創造思考及發表能力。
9.輔導學生適性選修課程及選擇升學類群,因應學生的多元發展,適性揚才。
10.強化與臺北科技大學的攜手合作,增進與對應系所的互動交流,就課程連貫規劃、設備教材更新、師資專業提升、學生進路輔導等多方面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