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x職場托育?大武崙工業區的文化與傳承
工業區x職場托育?大武崙工業區的文化與傳承
經濟部大武崙(兼瑞芳)產業園區服務中心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
專案團隊提供|日期:112年9月6日
從不熟悉到認同肯定
經濟部大武崙(兼瑞芳)產業園區服務中心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大武崙工業區職場中心)於111年8月開辦,設立於大武崙(兼瑞芳)工業區內。這是目前全台灣僅有的6處設置於工業區內的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之一。
剛開辦時,大武崙工業區職場中心面臨著招生的挑戰。由於工業區內的員工、廠商以及附近的里民對職場中心不太了解,因此在最初的家長說明會上,只有個位數家長參加。職場中心何詩婷主任非常擔心未來的招生狀況。然而,在法人劉昆彥理事長的鼓勵職場中心何主任「只要做就對了」,並努力提供優質課程與親師的溝通,相信只要做好這些,就能建立良好的口碑,不必擔心招生。
在職場中心主任與老師們的努力下,工業區內的員工、廠商以及附近的里民逐漸了解並認同大武崙工業區職場中心。從最初的「這裡有設職場中心喔?」到現在的「請問還有沒有名額可以就讀?」,廠商對職場中心的印象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由於招生情況良好,甚至出現了招生額滿需要排隊候補的情況,成功做出好名聲!
幼兒帶給工業區活力
自從大武崙工業區職場中心開辦之後,工業區中除了機器運轉的聲音之外,還多了幼兒的歡笑聲,為工業區帶來活力。時常有廠商在開完會後經過職場中心,看到幼兒在學習區操作或進行活動時,廠商的目光都會不由自主地受到幼兒的吸引且露出開心的微笑。
而有時候,工業區的員工會在休息時段去看看職場中心的幼兒在做什麼,有時候甚至和他們一起進行活動,營造友善的職場托育氛圍。在例行的防災演練時,也會將職場中心規劃到他們的演練時間與動線之中,讓工業區與職場中心不是兩個獨立作業的單位,而是可以互相共容、共好的關係。
從工業區發展特色課程
大武崙工業區職場中心的教學模式採用學習區教學,藉由設置在工業區這個特殊的條件,將學習區與工業區的元素結合,發展出特色的在地文化課程。例如,參觀「一太e衛浴觀光工廠」以及「雞籠故事館」,了解衛浴設備的變革與基隆的歷史,讓幼兒對工業區有更多的認識以及對自己家鄉文化的了解。
除了從幼兒的需求為出發點進行工廠參觀之外,中心主任與老師也會時常帶著幼兒走訪社區、進行社區探查。某一次,幼兒觀察到工業區內的阿姨和叔叔都會拿著掃把在外面打掃,或是幫他們做資源回收,激起他們的好奇心。所以也學著清潔的阿姨叔叔,走訪社區時也會同時撿垃圾、幫忙清潔環境,從小培養幼兒好的習慣以及為台灣環境盡一份心力。
改造成幼兒展示作品的樓梯間〔由大武崙(兼瑞芳)工業區服務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