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為了紀念空軍烈士陳懷生,乃名之曰:臺北市立懷生國民中學。陳懷生烈士,獲先總統 蔣公賜名懷生,福建閩侯人。少懷壯志,勤於治學,樂於助人,抗戰軍興,痛恨倭寇侵華,毅然披上戒裝,以償其戮虜報國之宏願。於空軍官校卒業後,屢膺重任,驍勇善戰,智勇兼備,功績卓著。民國51年承命特種任務,駕駛U-2飛機,深入匪穴,遍及大陸各省,沈著勇敢,迭建奇功。同年9月9日,再度度受命偵巡內陸,詎料壯士一去不復還,遂為國殤。大義凜然,令人欽佩。
民國58年秋,本校奉准正式成立,創辦之初,由錢星橋先生主持校政。奉命於懷生國小原址興建校舍,同時暫借懷生、仁愛、幸安等國小供辦公與上課之用,是年9月1日,開始新生註冊上課,初有男生12班,女生13班,通計25班。
59學年度增至45班,因學生人數遞增,懷生國小拆遷後,仍不敷使用,故一年級新生20班仍借幸安國小上課,餘則悉遷入仁愛國小,同仁往返奔波,備至辛勞。
60年9月,巍巍黌宮落成,計有普通教室63間;辦公室、工藝工廠、實驗室11間;另體育館、圖書館、校史館、學生活動中心、天橋、籃球場各一。學生增為58班。
61年8月改由鄭世洵先生任校長,鄭校長力行不倦,求新求進,因而學校規模,漸臻完備,學生增為60班。
63年鄭校長奉准退休,由鄭玉春先生接掌,增設特別教室,學生增為62班。
67學年度,由孫超先生接任校長,孫氏到職後,力求革新,學風日盛,三千學子,如沐春風。
75學年度,本校由張良彬先生接任校長,張校長為一資深之教育家,為人誠懇,做事認真,本校立展新氣象。
80學年度張校長奉准退休,由李仁德校長接任。李校長到職後,大力整頓校園環境,積極輔導升學,承辦各項活動,參加對外比賽,為學校爭取榮譽,使本校充滿積極進取之精神。
84學年度,李校長奉准退休,由陳校長維潔接任,上任後,積極整頓校風,加強生活教育,重建校園倫理,改善教學環境,贏得社區、家長們的支持與認同。
88學年度,陳校長通過教育局遴選,連任本校校長,在其辦學認真治校嚴謹的口碑下,引領懷生上下,再創發展新契機。
90學年度,黃景生校長由本校教師及家長推薦,通過教育局遴選,接任本校校長。黃校長致力於革新校務制度,提升教學校能,配合教改引領懷生邁向專業、創新。
94學年度,黃校長任期屆滿,因治校成果卓越,經教師會、家長會及學校同仁全力慰留與支持,繼續連任本校校長。黃校長以開明果決的風格,秉持著學生第一、教師優先的經營理念,引領懷生國中成為和諧、進步、卓越、創新的學習園地。
96學年度,黃校長轉任金華國中。梁振道校長由本校教師及家長推薦,通過教育局遴選,接任本校校長。梁校長甫上任便積極提升學生全人的素養,引領懷生邁向嶄新學習的年代。
100學年度,許校長順興由本校教師及家長推薦,通過教育局遴選,接任本校校長。
104學年度,許校長連任本校校長,完成追討空總校地返還作業、解決職務宿舍占用問題、完成全校普通教室智慧化(建置互動式數位教學系統)、推動國際教育與三生(生活、生命、生涯)體驗課程,帶領學校邁向精緻、卓越、永續、國際化。
107學年度,陳政翊校長由本校教師及家長推薦,通過教育局遴選,接任本校校長,帶領懷中師生迎接新課綱,同心建造懷生成為一所豐富學習邁向國際的優質學府!
108學年度,陳校長凝聚校內共識,整合各項資源,申請雙語實驗計畫,獲教育局通過,109學年度正式升格「雙語實驗課程學校」。
109年獲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核撥優質化工程經費$1500萬元,整修北側及懷生樓外牆、室外籃球場暨通學步道、足球場等教學環境設施。
109學年度,獲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核定,懷生國中正式升格為「雙語課程學校」,持續推動雙語課程,並申請外師駐校,協助教師團隊進行雙語課程教學,打造雙語生活與多元創新的學習環境。
本校學區有3所小學,分別是忠孝國小、懷生國小和幸安國小;學區生源來自學區14個里,班級數規模屬小型學校。110學年度計有普通班12班,學困班1班,資源班1班,班級數合計14班,學生數約290人。師生比約為1:5,是一所市中心都會型小而美的校園,溫馨、友善、零中輟、零霸凌的學習環境,提供孩子展現自我的舞台。近年積極辦理各項多元體驗社團、課程、營隊與學習活動,有效啟發學生多元智慧,現有特色團隊:女籃、擊劍、打擊樂團、男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