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創意發明「三步曲」


中華萃思(TRIZ)學會 理事長國立交通大學 榮譽退休教授沙永傑理事長



  校園普及化「創意發明」的實踐,可以從「應用性創新」這個方向去思考;所謂「應用性創新」就是將現存的技術與知識應用在構思良好的創意上,進而解決問題,滿足大眾需求。要成為發明家首先須思考「問題在哪裡?」好的發明源自於好的問題。一般而言,學生接觸到的問題不外乎是日常生活上的問題,所以從生活中發現問題,並確定問題的需求面,這是「發明」的第一步;就是要不斷地思索「我們要解決什麼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能造福人群嗎?」

       有一位大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穿衣服時拉鍊經常會夾住衣服」的問題,這是每個人都有的經驗,而且困擾已久,一直沒有解決。於是這位同學結合老師的助力,並與同學一起發想;他們的「點子」是在拉鍊頭的外側加裝一層「推片」,可以擴張拉鍊頭的角度,讓拉鍊在拉緊之前先用「推片」推開衣服,以至拉鍊永遠不會夾住衣服。這個發明解決了大家困擾的問題,需求面廣,因而得到國際發明展「金牌」肯定。

       成為發明家的第二步是要有敏銳的「聯想力」,就是要有創意的思維;最容易的做法就是利用前人的智慧協助我們思考現今的問題。因為在歷史的某個時間點,有人可能已經很聰明地解決過與我相類似的問題,我僅需將他們的想法拿來應用,就可很快地想出創意。這種方法稱之「聯想法」;利用前人發明中的原理「聯想」,可以發掘創意。目前在創新領域中,萃思(TRIZ)方法中的「四十發明原則」已廣泛被使用,大家只要將這些原則加以學習並活用,一定可以增加自己創意發想的能力。

        再看另一個例子,是一位女學生的作品。這個發明解決了女孩外出使用「香水」的問題。市售香水多是瓶裝式,出門攜帶不易;這位同學利用發明原則中「分割」的想法,將瓶裝香水「分割」成一粒一粒的膠囊,每個膠囊0.25毫升,並搭配不同的香味。這項發明不但解決了攜帶的問題,更增加產品的多樣性,因而獲得「創意競賽」大獎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