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 蜂 班 老 師 說

There is a time for everything,

   and a season for every activity under the heavens.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聖經〈傳道書〉第三章

113 秋

第九週回顧

親愛的一年級家長們:

  秋學季行至倒數第二週,孩子們從初相識,連同學名字都經常搞混的陌生,到如今不時與要好的朋友手牽手漫步、相互打鬧,有笑有淚。委屈有之,友誼的小船傾覆又更加鞏固有之,我們就在這樣的日日起伏中,伴著一首首日漸熟悉的歌曲,邁向一年級第一個學季尾聲。孩子間的肢體互動越趨頻繁,除了代表彼此熟悉度、親密度與默契的增加,也能從中觀察到班上孩子玩鬧起來,不時帶著高亢喜悅的情緒「拳腳相向」,當被制止(或被告狀)後詢問為何要動手動腳,卻經常配以無辜的小臉語出「我沒有。」

  在晨圈活動、遊戲課與各式體能律動的課程安排中,能觀察到有些孩子並不擅長掌握歌聲、動作的「力度」與自如收放。要不歌聲極大令同學紛紛捂起耳朵,要不蠕動小嘴卻難以從口中聽到任何聲音;要不抱膝坐在地上安靜看別人互動,一出手則就是讓同學大聲告狀「老師,他用力打我屁股!」的力度。

  有些孩子在與同學相熟前,總是相當謹慎地「遠觀」班上同學互動,而不輕易參與其中。當學季行至尾聲,孩子臉上已沒有了「觀察情勢」時眉頭深鎖的表情與內斂的身體姿態,取而代之的是期待與朋友互動的燦爛笑容,與總是不及控制的肢體動作,後者彷彿一台要不熄火、要不猛衝的汽車,孩子的意志嬰兒般捲縮在連接四肢的身體軀幹中,而尚未擴及臂膀跟腱乃至指頭末梢,使得他們日漸纖長的四肢,仍陌生於自在收放的力度,難以隨順心意地切換於浪淘與謐林的節奏。

  對於這樣的狀況,除了耐心陪伴孩子進行漸進式的「收與放、快與慢、大與小」聲音、動作暨節奏練習,透過故事圖像涵養孩子「痛在別人身上的,也會令我感到疼痛與悲傷」的心念,或許也是讓同理心自幼小心中升起,並讓孩子漸漸懂得與人互敬互愛的方法。

祝福 秋日靜好

一年級主帶老師 馨鴻 


濕水彩 / 又予老師

  第九週的濕水彩加入了感受秋天色彩的部分,透過秋收慶典的故事,讓學生感受隨著季節而改變的色彩,以及色彩的動態感。

  一年級的學生們開始能夠清楚地一起唱藝術歌,有秩序的排隊領取工具,在聆聽故事的時候,有些同學會問問題,或是分享自己的想法,雖然會抱怨怎麼都是用一樣的顏色,但當進入畫畫的部分,又都能非常投入在與色彩的工作中。本週練習了先把筆上顏料畫完再沾新的顏料,淺淺的底色、接著再畫出秋季豐收慶典中跳舞的金黃色,透過老師的示範,學生學習了如何運用筆刷來畫出不同的筆觸。在欣賞作品的時候每個人都很踴躍地想分享,能夠舉手等待發言。對於清潔工具的流程變得熟悉,能夠主動歸還碟子、水罐、水彩筆,也會主動協助清潔老師的工具。

  第十週,來到秋學季的最後一週,在濕水彩課中,和學生們一起透過顏色經驗了秋天落葉的動態。隨著風飄落的葉子是如何落下的呢?旋轉的?快速掉落呢?是輕柔和緩的微風、還是狂野奔放的強風呢?學生透過運用筆刷的速度、力道、筆觸的大小,營造出秋季落葉紛飛的畫面,並透過筆刷沾了多少顏料來展現不同深淺的葉子。

  經過一季的濕水彩,一年級的學生們對如何使用水彩工具、如何準備與清潔有了初步了認識。可以觀察到學生們能大膽、自信了進入繪畫中,在作品中也開始展露每個人的特質。


英文 / 佩宜老師

  在這三週以顏色為主題的課程尾聲,我們久違地在英文課再次用摺紙來進行課程。

  還記得第二週時,我們第一次在英文課摺紙,摺出了一朵朵美麗的鬱金香。當時孩子們才剛開始接觸英文,在摺紙的過程中尚在聽與接收。七週後的今天,孩子們拿到色紙時,都可以用英文說出自己手中色紙的顏色了! 

  孩子們專心地跟著我一起摺紙,一邊摺著一邊猜著,老師,是船嗎? 是兔子嗎? 喔! 是魚! 一隻隻不同顏色的魚在海中游泳,Let’s go fishing! 在上課前我已用木冰棒棍、紙繩和小木夾做成一枝釣竿,孩子們要用這小釣魚竿輪流釣起指定顏色的魚兒,再將魚兒放回大海中。孩子總是會帶給我驚喜,有孩子記得某個顏色的魚是某位同學做的,於是將釣起的魚直接還給魚兒的主人。 大家都開心地完成了釣魚的任務!

祝   秋安

上圖:英文課久違地摺紙,摺出七彩的小魚。 


手工 / 怡菁老師

  在第七、八週,一年級學生完成了第一個手工任務——為他們的笛子縫製溫暖的「家」:笛袋。這堂課程從為布料上色開始,孩子們拿起蠟磚,在布料上一次次地工作,層層堆疊出色彩。

  接著在縫製過程中,小朋友們用大針眼在布料上仔細地點縫,一點一點就像是一隻隻小蜜蜂,小蜜蜂越飛越高,漸漸遠去越來越少,手工課程的教學透過孩子們無限的想像力在飛翔。經過一個半月的努力,一針一線地將自己的作品完成,每一步都是充滿專注和耐心。

  當他們開始為笛袋製作編繩時,臉上流露出難以掩飾的驚喜與興奮。「他們開始跳舞了!」、「你看,他們一直在轉圈圈呢!」孩子們的歡呼聲在教室裡迴響。

  上週,我們將這些透過意志工作的笛袋作品展示在校園的分享區,讓全校的孩子們一起欣賞一年級學生在手工課上的努力。

圖左:樓梯間,美麗的作品展示桌上放著一年級的笛袋作品。 

圖右:手工課,合作完成笛袋編繩。 

第八週回顧

親愛的一年級家長們:

每週,孩子們皆會與新的歌曲相遇,除了唱誦,也練習以全身擊打節奏:踏併步、拍手、丟沙包,甚至跳大繩。每週之初,歌曲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都是全新的學習。僅僅是聽完老師唱誦,試著開口跟隨詞曲的過程,便能見識到孩子們令人驚喜的記憶力、模仿能力及節奏感。除了介紹新歌曲的晨圈時間,與歌唱課程的既有安排,課程作息中的簡單指令與引導語,如「誰已經準備好?」、「起~床囉!」、「請在座位後站好」等等,也會編以簡單的旋律,取代直接講述的語音。

等待大家一同進入上課秩序的同時,對於感知仍飄散在外、尚未收攝的孩子,我們則會輕輕唱起一同學過的歌曲。有趣的是,當孩子們聽到熟悉的曲調,即使眼神與注意力可能仍在他方,小嘴卻會自顧自地哼唱起來,直到加入合唱的歌聲越來越堅定、有力,連最後一個孩子也因著音樂性對身體的召喚,而將眼神投向老師時,便是老師結束歌曲,緊接著大聲向同學道早,開始一天課程的時候!

秋學季行已過半,我們也一同唱了不少新歌曲。隨著學季的推進與歌曲數量的增加,孩子們的節奏性與音樂性,都在精微地調整著,且越發穩定、自信,更開始出現對詞曲旋律的改編。例如,偶爾會聽到三兩孩子以類似黃梅調的風格,唱著我們熟悉的,以台語譜詞的謝飯歌,或工作結束歌。在上週,我們唱著〈西風的話〉這首歌時,首次將孩子分成兩組,分別在歌曲的最末尾唱出不同的音調,並試著和聲。起先,某些孩子唱得特別大聲,有些孩子則抱怨會被別組「拉走」聲音,於是,我們開始練習唱出不同曲調時,既聽得到自己的歌聲,也聽得到其他同學的合唱。當孩子們首次在「聽得到自己,也聽得到別人」的情境下完成曲中一個單音的和聲時,不少孩子露出了驚喜的神情,眼睛張得大大的,小臉蛋也漾開笑容。「好美麗的聲音!」有不止一個孩子這樣說道。

看到孩子身上呈現越發靈動的音樂性,著實讓人打從心底感到驚喜與滿足。唱起孩子熟悉的歌曲,往往更是掌握時間的好法寶。向孩子約定時間時,我們往往會以歌曲為單位計數,例如「再兩首歌的時間,請喝完水,回到座位後方站好」,接著便開始唱歌,孩子們也加入哼唱。爸爸媽媽在家裡時,也能試著以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約定作息時間的安排。

一年級目前唱過的歌曲,請參考:


一年級主帶老師 馨鴻 


英文 / 佩宜老師

親愛的家長您好:

這週我們玩了尋找顏色的遊戲,請大家在教室中尋找某個顏色的物品。有些孩子興奮地在教室各處搜尋著,然後指著一個餐袋說 : 老師,這是red! 接著陸續又找了好幾個紅色的物品呼喚我看。

有的孩子指著自己身上校服的logo說green,有的孩子走去指著同學的褲子說blue。

有的孩子則是先環顧四周,然後站在原地一次點完他找到的東西 : 一邊指向物品一邊說yellow、yellow、yellow、yellow。

在尋找orange的時候,有孩子坐在地上看到自己的襪子上有橘色的小條紋。

正如同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和節奏探索這個世界,孩子們這次也用著各自的方式完成尋找顏色的遊戲。

祝福  秋安


濕水彩 / 又予老師

本週濕水彩延續上週認識的新顏色:金黃色,繼續和學生們探索金黃色更多的動態與特質。金光閃閃的亮片灑落在生日派對上,哪裡的亮比較多?哪裡的亮比較少?並讓學生練習用完水彩筆中的顏料,再去沾新顏料,透過這樣的練習,開始觀察和感受畫紙上呈現的顏色深淺與變化。有的學生會陶醉於用色彩填滿整張畫紙;有的學生給予既輕且薄的色彩,並很快就完成作品。

在工具使用部分,持續練習水彩筆的正確握法和筆刷使用方式。繪畫過程中,我們觀察筆刷的毛因為運筆和施力方式所帶來的變化。除了培養良好的使用習慣,也期待學生們能夠好好珍惜,培養對工具的虔敬。

祝 平安

第七週回顧

親愛的一年級家長們:

這一週,是孩子們上校學以來,首次正式的數學主課程。預計以三週的時間,每天向孩子介紹一個數字,直到1~12的本質肌理進入孩子心中,映射出宇宙性的美麗圖像。是的,在介紹我們已那麼習以為常的數字時,我們同時在孩子面前展開數字「本質」的畫卷。在晨圈活動中,加入了對應個別數字的「數字謠」:「一是太陽,光輝明亮。一是月亮,高高在上。

一是遮蔽的天空。一是頭腦,溫柔順從。憑著健康的身體,我是一啊,有獨特的姓名。只有我,能夠喚醒我自己。」光輝明亮的太陽是一,高高在上的月亮也是一,而我,有著獨特的姓名,更是那個唯一能喚醒自己,以直立姿態堅定站立,獨一無二的「1」。

在我過往學習數學的經驗中,這些數字一開始便理所當然地出現,先是用來加減乘除,再而是更複雜的運算與操作,彷彿這些數字由始至終,都是無需探問緣由,那麼工具性的存在,只消能解出一道道的算式便算完成其各自「任務」的工具。

然而,這簡單不過、人人皆知的數字1,也映射了宇宙萬物間的一元性特質,那既是浩瀚星河的洶湧,也是山林河海的靜謐,更是人頂天立地的獨一姿態。在思索如何向孩子們述說「一元性」這樣抽象的概念時,我心中如升起了美麗的宇宙織錦,竄入另一個平行時間線般,療癒了童年初接觸算數而顯得無所適從的自己。

在這場與數字的相遇裡,我們與心同行。

一年級主帶老師  馨鴻


親愛的家長您好,

風雨過後,希望大家都平安。

星期一下午放學時,正好下起了一陣大雨。雨後在校園的天空中出現了美麗的彩虹!

第七週我們正好進入「顏色」的主題,透過兩首歌曲,孩子們學習了彩虹的顏色 red, orange, yellow, green, blue, indigo and violet。希望下次當孩子看見七彩絢麗的彩虹時,也能用英文說出這些繽紛的顏色!

祝福 健康平安

一年級英文老師  佩宜

第六週回顧

親愛的一年級家長們:

這一週,我們在主課程結束後的大下課時間,久違地回到河濱公園運動、吃點心。開學頭幾週,天氣尚且炎熱,日日越過彩虹橋至河濱的來回路程,對某些孩子而言,顯然吃力難耐,四十分鐘的大下課,近一半時間花在步行至河濱的「行軍」上,好些小小兵多次皺起眉頭,班級隊伍則在炎炎烈日下越拖越長、越走越慢,直到一張張小臉在陽光長時間的熱烈擁抱下變得紅通通,讓人看了好不心疼。

然而,隨著課程進展,我們在一早的晨圈、遊戲課與歌唱課中,一起進行了許多身體遊戲:單雙腳跳躍、攀爬、用身體各部位擊打節奏、跳繩、跑步,與玩單槓等等。當故事與歌謠中的圖像,成為溫柔環抱孩子的音韻節奏,孩子們是那麼樂於奮力舒展肢體、全力奔跑,並發揮無與倫比的想像力,創造一個又一個新遊戲。終於,在語文主課程即將結束的這週,當老師宣布「明天的大下課,我們要去河濱公園比賽跑步。」孩子們一改從前聽到「河濱」便皺起眉頭的反應,大聲歡呼並期待不已。

整裝朝河濱出發的那天,好些孩子一改平時慢悠悠的步調,快速收拾好桌面,帶著點心盒、背著水壺,接著到走廊上整齊列隊,臉上是「我已經準備好,隨時能夠出發」的神氣模樣。一路上,我們唱著這週的「主題曲」〈丟丟銅仔〉,有如歌詞中那列過山洞的小火車,一路上拍手、踩地,節奏感十足地向著河濱公園駛去。

近來,每每看著班上的孩子,我都感受到他們的身形面龐正清楚可見地茁長、強壯,健康而充滿力量,內在的意志力更是如此。當孩子們專注地畫出比課程引導更為細膩的畫面,或自己學會了連續跳繩,並自信地向老師展示時,那稚氣臉龐上的眼神,竟那麼幽微卻無比明確地多了份堅毅。也是在那些時刻,我才感受到孩子已踏上那不將再復返的成長之路,每一次的抽芽與茁壯,都面向著光燦的未來。

能親近地見證孩子的成長,我也由衷地感到幸福。

祝福 日日向好

一年級主帶老師   馨鴻



親愛的家長您好,

接續前兩週數字1到10的學習,我們這週練習了由10數到1,孩子們還學了一首新歌手指謠 Five Little Ducks。星期一第一次唱這首歌時,孩子們因為不熟悉歌曲而沒有跟著唱,但是他們認真地一邊聽著歌一邊跟著做動作,有時哼唱出幾句。

星期二上課時,非常驚喜地聽到所有孩子跟著我一起唱了這首歌! Five Little Ducks 是一首有趣的手指謠,我們一遍一遍地唱著、數著,數到五隻小鴨都回到母鴨媽媽身邊。昨日尚在模仿與吸收,今天孩子們就能自信開心地唱著歌、雙手比畫律動著,令我欣喜雀躍!非常推薦爸爸媽媽聽孩子分享這首歌喔!

祝福 安好順心

一年級英文老師  佩宜

第五週回顧

親愛的一年級家長們:

語文主課程進入第二週,黑板上的故事版圖又拓展了些。主課程中向孩子訴說的故事,在一年級會以格林童話為主,包括〈灰姑娘〉、〈野萵苣〉(長髮公主)與〈布萊梅的樂隊〉等,不乏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經典童話。在說起這些故事時,也有孩子常在開頭便說「這個故事我已經聽過了。」但在這個「宣告」後,隨著老師推進故事情節,也未見孩子們自己主動預告故事內容,而總是認真地將故事聽完。

在說完新故事的隔天,我們會邀請自願的孩子,在全班面前回顧故事的內容。有的孩子一聽說可以上台分享,便迫不及待舉起手,或是以堅定有力的童音回答「我可以,我想上台講故事!」這些自願上台的孩子中,有的口語表達流暢,有的將情節記憶得鉅細靡遺,也有孩子即使情節並不全都記得,甚至有點怯於在全班面前開口,卻仍努力地表達出「我也想說故事」的心意。當回顧故事的環節結束,進入工作本的繪畫與書寫時,那在口語表述上不甚暢達,卻滿心希望能說出故事的孩子,在紙頁上展開了既細緻又大器的構圖與色彩鋪排,甚至鮮少提出其他孩子常問的「要怎麼畫、要用什麼顏色」等問題,工作過程既安靜又專注,大大對比於其他活動中,如風一般翩翩旋轉又衝來撞去的模樣。

在看似結構單純,內容亦不繁複的課程安排中,我們清楚看見孩子在不同場景中,各自展現了其專注、沈靜、細心的品質,即使這些品質並不會在一開始,便十足成熟地展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願意在擺放鞋子時,同時為全班細心整理鞋櫃的孩子,有可能常常忘了自己的襪子脫在哪裡;作畫寫字時專注沉靜,筆畫構圖俱佳的孩子,晨圈活動時卻有可能風一般難以喚回。

我期許自己,在孩子展現良好品質的每個微小時刻,能不輕易放過地予以讚賞和肯定,讓小小的光點在適當的陪伴及守護下,漸漸擴展為溫暖廣袤的原野,在可期可待的童年中,孵育穩定的心性,及愛物惜物的心意。

祝福 秋安

一年級主帶老師 馨鴻

圖說:養生課煮南瓜飯,生南瓜的味道各人感受不相同。 


親愛的家長您好,

在中秋節的這一週,孩子們聽了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一對小兄妹看著天上的明月,覺得好亮好神奇,就想要抓住月亮。他們爬到樹上摸不到它,用了風箏、氣球、玩具飛機,也都沒辦法幫他們抓到月亮。最後他們發揮創意自己做了一個又大又圓的月亮,在睡夢中讓想像力帶著他們飛向了月亮。

一開始說故事的時候,孩子會說聽不懂英文,然後一邊聽著英文故事,一邊看著我畫的圖畫,突然聽到孩子說 : 「喔,那是月亮、地球,還有風箏和氣球!」聽英文故事的時候,或是我們唱歌、念詩的時候,孩子並不需要理解每一句話和每一個字,和學習母語時一樣,先透過聽和說,讓孩子從模仿中學習,似懂非懂地讓語言漸漸進入孩子的意識中。

孩子們這兩週唱了三首有數字的英文歌曲,請爸爸媽媽邀請孩子唱歌給你們聽,並大大地讚美和鼓勵孩子,讓孩子開心且有信心地一首接一首分享。

祝福 闔家喜樂

一年級英文老師 佩宜

圖說:歌唱課上,讓孩子自行發揮打出四拍節奏-當然也可以用跳的! 

第四週回顧

親愛的一年級家長們:

這一週,我們首次進入了語文主課程。第一天早晨,當孩子們如往常上完廁所、洗完手,準備依序進教室時,有個孩子目光炯炯,瞧向教室內的黑板:那是一幅日月相映照,小河彎彎過山嶺的黑板畫。那孩子也不說話,但臉上帶著發現新事物的微笑。一個孩子又說,黑板上畫的大樹,葉子變紅了!另個孩子答到:那是因為秋天到了!每天每天,我們從溫徐的圖像中,進入歌謠的韻律,與故事的沃壤。在唱誦〈青春舞曲〉與〈康定情歌〉的過程中,我們不只開口唱、以耳聽並打擊節奏,也在各自小小的心田中,想像著太陽下山又升起,月牙彎彎照大地的畫面。隨著課程進行,我們一同從孩子透過「比手畫腳」所傳達的形象(太陽下山了、月亮升起了)中,寫下工作本裡的第一個句子:「落日喚明月」,也慎重地在工作本上寫下生字「日」與「月」的甲骨文、小篆,及以彩虹顏色標示筆畫順序的楷書。我們還發現,同學們的名字裡,藏著好多小小的日與月,更有同學的名字,就是由這兩個生字組合而成!每天,孩子們都有滴滴點點的小發現,那由觀察出發而指出新事物的神情,如首次揭露了無人知曉的秘密般,是新奇且亟待肯定的重要體驗。

開學已近一個月,透過重複性的詩歌朗誦、放學時的課程回顧,學校每日的晨昏作息,漸漸進入孩子的身體節律中。我們也發現,在整個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譬如默契極佳、音韻優美的童聲合唱中,學習上顯得較內向謹慎的孩子,會更順利地進入課程節奏、更勇於迎向課程所給予的挑戰。由於這個班級小而美,每日的課程安排且有其緊實的次第與銜接性,孩子於學期間能全程參與每日的課程,不請假、不缺席,固然是最理想的狀態,但在既有的家庭生活節奏外,孩子與家人需開始共同接納新的環境作息,其所需要的過渡時間,也是該被重視的。期待在家庭與學校作息間,家長能漸漸與孩子建立彼此的新默契與上學約定,找到家校作息與要求的理想平衡。

祝福 中秋佳節愉快

一年級主帶老師 馨鴻


親愛的家長您好,

秋學季的前三週,孩子們學習了身體部位。第四週開始,我們進入了「數字」的主題。在歌曲和肢體律動中學習數字1到10,我們也用傳遞沙包來數數,還有孩子們很喜歡的倫敦橋遊戲。

小火車一邊行進一邊唱著One little two little three little jellyfish ⁓ 當歌曲結束的時候,被圈住的孩子要告訴大家有多少隻水母在海裡呢? 回答完問題的孩子就可以和老師一起搭橋讓小火車通過,因此大家都很期待下一回被圈住回答問題的是自己! 其他孩子們也會圍在同學的身旁,跟著一起數數!

中秋佳節將至,下週我們要說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孩子們會聽到什麼故事呢?

祝福 闔家喜樂

一年級英文老師 佩宜

圖說:毛筆精靈的頭髮,起先硬梆梆的,在水裡浸泡過後,跳起了輕盈的芭蕾。

圖說:學寫生字中。

第二週回顧

親愛的一年級家長們:

新學季第二週結束,整個班級展現出越來越穩固的默契,「我」漸漸進入「我們」之中,探索著如何協調這包含許多「我」的整體。某些孩子對個人行為的分寸拿捏,開始從風一樣的狀態,轉化出更加穩定的節奏感;或從生澀不安的神情中,對同學與老師綻放出自信的微笑與肯定的肢體語言。友情的茁壯,則在班級圖像的建立中,扮演著時而輕靈美麗,時而令人感到難以拿捏的角色:「我們是好朋友,而且是宇宙無敵超級好朋友」、「我的朋友都不理我」、「我們一起去別人都不知道的秘密基地。」則是孩子們這週開始出現的表達,或伴隨著開懷、默契的笑聲,或配上淚汪汪的小臉。遊戲課時,孩子們試探著規則邊界與團體默契,友情課題的展開亦如是,有掌握節奏時的歡快,也有不慎越界而暫時下場的悵然。慶幸的是,孩子們的心思還是那麼純淨而對世界充滿信任,除了彼此間的小吵小鬧總不會持續太久,當說故事時間來到尾聲,童話中關於勇氣、互助、原諒與愛的表述,總能讓孩子們聆聽得那般認真、神情專注。

多希望溫暖而正面的故事圖像,能滋養孩子心中本具的堅韌與勇氣,使其一步步踏入世界時,如有輕盈卻支撐力十足的鞋履。

這週的形線畫主課程,我們帶著對直線與曲線的感受,走入更加複雜的組合與形式。有直線與曲線共同組成的圖形,亦有考驗畫紙空間掌握度的螺旋。課程的安排,會讓孩子在初見新圖形時,先於小黑板上練習繪製,隔天再從記憶中回顧、分享前一天的圖形,並繪製於圖畫紙上。

有趣的是,當前一天大家所畫的小黑板一字排開,有些孩子會認不得哪個是自己的習作,但卻能清楚的指認別人所畫的黑板特徵,亦有孩子向來自信於一眼認出自己的習作,但不一定能清楚辨認同學的作品。

度過了不安與生澀交織的第一週,孩子們開始展現「信任」與「默契」所能體現的諸多面向,除了向心力極佳或反應積極的表現,更包括那些願意展露情緒、表達心理需求的時刻。而後者,或許更是近一步走入孩子內心、深耕信任基礎的契機。


祝福 秋日平安

一年級主帶老師 馨鴻



親愛的家長您好,

每次上英文課,我們都會以一首 greeting song 互相道早問好,然後開始這天的課程 ~

Good morning dear earth

Good morning dear sun

Good morning dear trees and the flowers every one

Good morning to the bees and the birds in the trees

Good morning to you and

Good morning to me

我們每天唱的這首歌曲裡,有樹有花。在這週的一堂課中,孩子們挑選了自己喜歡的顏色,用色紙細心地一步一步摺出一朵美麗的花,有花朵,還有花莖。

一朵朵色彩繽紛的鬱金香種在一起,我們就有了一個綺麗的小花園! 孩子們開心地詢問可以把花帶回家嗎? 「當然可以呀!」爸爸媽媽也看到花兒了嗎?


祝 秋日豐喜靜好

一年級英文老師 佩宜

第一週回顧

親愛的一年級家長們:

開學第一週,孩子們進入本學季的第一個主課程—形線畫,並開始感受學校生活的節奏。早晨,我們在河濱公園集合,與學校的老師和哥哥姊姊們在此相遇。每天早晨步下天橋,我們都看見、聽見,甚至從身體感受到日日的不同與變化:有時,還沒見到公園的綠意,便先聽見哥哥姊姊們練習小提琴的聲音;有時,我們從天橋上方,看到不同年級的男孩女孩們,沿著河濱步道進行晨間運動,在初秋的陽光下奮力奔跑;更有許多時候,我們還在練習,如何習慣在上學日的早晨與父母分別,邁向不甚熟悉的團體生活。

在全校聚集的晨會結束後,我們一同唱誦學校老師作詞譜曲的校歌,並在〈秋歌〉徐緩優美的合唱中離開公園,回到各自的班級。早晨的主課程開始前,大家一起唸誦晨詩,並進行晨圈活動—副有節奏的唱/念謠,搭配溫暖身體四肢乃至指尖末梢的活動。孩子們拋接沙包、富節奏地踏併步,並逐漸能夠開口大聲地歌唱。在形線畫主課程中,我們從空間-身體地圖開始,透過遊戲與圖像引導,一起探索「直線」和「曲線」的特質,最後在圖畫紙上留下美麗的形線畫軌跡。從圖形在畫紙上的大小、使用的顏色,與線段繪製過程中的頓挫痕跡,我們窺見每個小小靈魂獨特且閃耀的形影,光彩各自不同,且幽幽訴說著尚未凝為語音字詞的物事。

第一次養生課,孩子們在故事帶出的圖像中,一起經歷了生米煮成熟飯的歷程,從量米、淘米,到輪流攪拌滾水中的米飯以避免黏鍋燒焦,我們成功在明火之上,煮出了一鍋不過濕、不過硬的白米飯。不知對於自己親手煮出的米飯,孩子們有何內化的感受?可以確定的是,中午吃飯時,幾乎每個孩子都盛了第二輪自己煮的白飯,也分享了自己煮的白米與學校午餐白飯的不同之處。

往後的養生課中,我們將繼續以米食為主題,透過煮食的過程與故事的圖像,培養對食與物的珍惜及敬虔。

在室內與戶外的遊戲課中,我們見到每個孩子最活力飽滿的狀態—四肢有力、主動積極、神情專注。在拋接沙包的練習中,儘管要達到一定的目標(例如連續單手拋接),需要經歷那麼多次的「壯志未酬」,孩子們卻幾乎沒露出受挫的表情,而是一次又一次,撿起未接住而落地的沙包,耐心地練習,直到每個孩子都完成了沙包拋接的目標。在遊戲角落中,有幾箱簡單幾何造型的木製積木,與剖半的竹片,僅僅歷時一週,孩子們已經能運用這些單純的素材,彼此合力建成一座建築林立且輝煌的積木王國,王國週遭則有竹片組成的環道,球型積木借助地形落差提供的動力,在這座城中滾動著,真是令人欣賞不已!

秋學季第一週,一年級的孩子們除了面對新的課程,還要學習與回應新的校園作息,著實不易。在陌生與不安交織的時刻,我們也見到孩子間的情誼正緩緩且自主地醞釀著。無論是相互分享點心,或者積極邀請同學參與團體活動,甚至一同耍賴—從旁觀看,都像見證正搖晃長高的綠色小秧苗那樣令人驚喜。我也總需要自我提醒,不該總在心裡想望孩子乖巧聽話,而要看見他們自發的行動與神情,如何訴說著他們身上所發生的改變,以及醞釀行動的那股創造力,具有何種氣質和潛能。

這炎熱且尚在探索秩序感的一週,孩子們展現了許多富有潛力及美好的特質,儘管呈現的方式與速度各自不同,卻不妨礙各自生命的軸線,映照出內蘊的四季遞嬗與星辰大海。這使我想起一段聖經中非常美麗的篇章,來自〈傳道書〉的第三章: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There is a time for everything,

   and a season for every activity under the heavens.

祝福

學習路上 攜手前行

主帶老師 馨鴻




親愛的家長您好,

一年級的英文教學,是依據孩子學習母語的方式進行,孩子以全然的模仿來學習英語。透過集體歌唱與律動、朗誦詩謠、以及遊戲活動,重複地運作讓孩子熟悉與記憶。秋冬學季我們將會學習從自身出發的生活用語,例如:身體部位、數字、顏色、動物、日常生活物品、四季、星期。第一週的主題是身體部位,我們唱了" Head an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這首歌,透過肢體動作讓孩子學習數個身體部位和五官的英語字彙。每堂課結束前,我們會唱一首goodbye song" See You Later Alligator",押韻的歌詞中有很多動物,加上肢體動作,孩子們很喜歡這首歌喔。在這一週的第一天和第二天,孩子對英文和歌曲還很陌生,雖然沒有聽到孩子們的歌聲,但是大家在我唱歌的時候都有跟隨著一起做動作。到了星期三,我驚喜地聽到孩子們跟著一起唱歌了! 隨著對歌曲漸漸熟悉,星期四大家唱得更大聲了。當開始學習一個新的語言,我希望能先讓孩子對英語產生興趣。在愉悅的氛圍中,第二週我們將繼續身體部位的主題,讓孩子們更加熟悉學習的內容。

祝福 順心平安

英文老師 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