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年 級 老 師 說

週回顧 Sep 18

親愛的家長您好:

秋日愉快!

八年級學生的秋季專題報告已經進行四週,這段旅程展現了他們在專題道路上的努力與成長。每個學生專題道路的風景都獨具特色,充滿著挑戰與突破。深刻感受到他們的進步__從逐字稿的書寫,到演講稿的反覆練習,甚至協助同學進行報告,顯現他們的付出與堅持。報告中的實作展示的流暢更是展現日常規律的鍛鍊,而在提問與建議中表現出的思考,整個班級穩定的進步。

這幾週專題指導老師、子瑄老師以及校長都給予學生的建議與回饋,同時陪伴他們繼續前行。


祝福 中秋佳節,平安與豐收。
八年級導師 / 怡菁老師


主課程.化學 / 宗翰老師

課程的最後兩週,我們先認識了最後一個營養素:油脂。油脂的乳化與水解,兩者都與廚房的清潔有關,透過清潔劑將油脂乳化後就能被水帶走;而油脂的水解又被稱為皂化反應,是製造肥皂的基礎。其中令人驚驗的現象是,將油滴入75%的酒精中,油滴竟然會緩慢下沉到杯底,如粒粒黃金般閃耀,在燈光的照射下如同寶石耀眼;經攪拌後的酒水溶液,油滴變得細碎在杯中盤旋,就如同收集了天上的繁星在手中。

無論男孩女孩,當下的反應都是:哇,好美阿!

緊接著,我們進行了幾道料理的製做:Mozzarella、翻轉蛋、鹹豆漿、麵筋、涼皮、布丁、舒芙蕾。多人一起料理的過程若要能夠順利進行,其核心在於夥伴們彼此之間分工合作,在先前的實驗中,若操作有誤,責任通常會落在執行步驟的組員身上。但若我們換個角度思考,當其他人在操作時,我在做什麼呢?是專注地觀察,並協助確認步驟有無遺漏,仔細做紀錄;還是在一旁做自己的事,聊天、發呆呢?

分工合作,好像只做到了分工,而忘了合作。也因為這個經驗,我們在料理時反覆提醒彼此專注在當下,當彼此之間合作意識上升,料理的成功率也隨之提高。

最後,我們回顧了這幾次料理試吃的感受,大部分都是:不好吃、要是能夠有調味料就好了......於是,我們討論了熟練度造成多少影響,還能做什麼使料理更加美味?我們發現,要使用品質好的食材來製作,仔細注意料理過程中食材本身的變化,以及美種材料的添加比例之外,有許多食物的美味是來自於再次加工與調味。

期待在四週課程結束後,我們對於如何吃得健康,有更深的思考,並在生活中做出改變。


英文 / 又菘老師

本週持續閱讀阿姆斯壯的傳記,傳記中經常出現的單字與文法句型,隨著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唸讀,學生也逐漸記住並可嘗試讀解更多內容。我們在這種研究了關係代名詞、「as」的六種用法「…, including…」、直接引述與間接引述等文法,透過觀察例句的結構與詞性來歸納出文法的規則,並嘗試以不同的用字來表達相同的意思。這可以有效幫助字彙量不夠用的同學也能找到足以表達自己的單字句型來使用英文。


手工 / 怡菁老師

在學習並練習使用裁縫機之後,這兩週學生透過藍染的過程為布料染色,並創造出獨特的紋路。我們採用綁染技術,讓布料在某些部分緊實,另一些部分鬆散。緊實的部分無法讓染液滲透,而鬆散的部分則創造了讓染液流動的空間,於是布料上呈現出藍白分明的美麗紋路,這是為一年級新生手工袋布料所做的準備。

在藍染過程中,我們依循化學反應的原理進行建缸,將靛藍粉末溶解於水中,接著加入低亞硫酸鈉(保險粉),讓顏色由藍轉綠。當八年級的學生雙手將布料浸入綠色的染液時,他們的記憶慢慢回到了三年級時期的藍染體驗。一人一句地編織出回憶的故事,背誦著板書上的詩詞,吟唱著三峽路上的歌曲。

「身背竹簍採大菁,浸泡翻攪待發酵,由綠轉藍真奇妙,先民智慧代代傳。」

在這樣的氛圍中,透過一次次的浸染,在空間中綠色慢慢轉變成藍色,作品逐漸完成……

當他們開始為自己的背袋設計紋路時,頓時陷入選擇障礙與無所適從,我的背包要哪一種紋路呢?

下週一我們將使用染好的布料為一年級學生車縫手工袋。


藝術 / 韓妤老師

八年級這週的藝術課延續了上一週的透視練習,在透視畫法中,帶双坡屋頂的房子是必畫的對象。確定地平線與消失點後,接著使用基本的簡單圖形,讓學生透過一條條相交、平行、延伸的線一步步畫出來。而在建構房子上的門與窗時,要注意所

有拉出的線條都以消失點為走向。我們不斷在精確的角度與線條中反覆工作,直到做出比例正確的房屋。完成單點透視的房子構圖後,接著練習兩點透視的房屋畫法,學生們都能夠踏實的經驗基礎的鍛鍊,而這些練習將有助於之後所要進行的小鎮街景自由創作。

第二週回顧 Sep 03

親愛的家長您好:

收信愉快!

第二週早晨,八年級的學生們自發地開始跑步,男生們在籃球場上奔馳,揮灑著汗水,看起來越來越健康。原本喊著不寫逐字稿的他們,把抱怨力氣轉化到了口頭報告的練習上。我相信他們一定投入了很多心力,因為專題小報告班級變得越來越穩定了。


祝 秋日美好

八年級導師 怡菁 敬上


化學主課程/宗翰老師

在分析了糖與澱粉後,我們接續研究碳水化合物的複雜結構:纖維素。一種新的分析方法在此被介紹,「乾餾竹筷」是使用鋁箔紙包覆竹筷,並隔絕空氣加熱的方式。從鋁箔紙的縫隙中,湧出了嗆人的可燃黃色濃煙;鋁箔紙接觸竹筷的位置,出現了黏手的黑色焦油;而原本的竹筷,則變成了彎曲的條狀碳。從三個不同層次的醣類分析中,我們發現兩個極端:在自然界中,因為糖(單、雙醣)對水的溶解度極大,所以幾乎不以晶體形式存在,也難以直接燃燒,具有親近水的傾向;而屬於多醣的纖維素,支撐著植物向上生長,使植物能更靠近陽光,且纖維素相較於糖,幾乎不溶於水,卻容易直接燃燒,具有接近火的傾向。越複雜的物質,以不同方式分析處理,產物就有越多可能性。

在實驗結束後,有學生問:老師,乾餾竹筷跟抽菸有一樣嗎?我聽說抽菸也會產生焦油,它在肺裡面排得出來嗎?因為這個問題,許多學生再次看向鋁箔紙上的產物,這片黑黑黏黏的東西,無論是觸感還是氣味都讓人不舒服,如果它進入肺裡......。「我絕對不會抽菸,這太噁心了。」另一位學生如此說,旁邊幾位同學也點了點頭。在食品化學課堂能夠連結到菸害防制,真是意外的收穫。

蛋白質,不同於碳水化合物,加入了硫與氮等元素,讓火的分析增添了更多複雜性,或說,在加熱過程中,氣味開始讓人不太舒服。我們也驚訝的發現,原來看似乾燥的固態蛋白質,在加熱過程中會有那短短一瞬間,就好像沸騰了一般;而最後剩下的碳呈現立體網狀,會隨湯匙晃動而搖動,與糖燃燒後層層酥脆,有一定硬度的碳完全不同。牛奶加醋後分離出的蛋白質,乳清蛋白存在於液體中、而過濾後的酪蛋白具有如黏土一般的彈性和濃縮的奶香。我們發現,原來蛋白質的變性,除了把蛋煮熟之外,還有更多可能的變化。

隨著課程進行,學生對於配置不同種類、濃度的溶液也越來越熟練,知道並且拿對需要使用的器材,以正確方式取出藥品,還會互相提醒該注意的細節,我能看見學生們將實驗做得更精準的肌肉,正在一點一滴壯大。

親愛的家長們,若我們可以支持孩子走進廚房,從熟悉食材的特性開始,到烹飪的火侯、前後的調味,練出幾道拿手菜,並且穩定保持每次出餐的品質一致,就是鍛鍊自然科學研究能力的好方法。


英文/ 劉又菘老師

本週八到十年級英文課所使用的文本都是「名人傳記-阿姆斯壯」。透過唸讀文章,練習基礎英文唸讀能力,學生需要更多口語的練習,口語表達是文字輸出的根基與推動力,所以我們會花很多時間讓每位學生都能確實練習到這部分。接著討論文意與分析單字與文法規則,而之後的造句練習不僅練習到書寫與文法使用,也讓學生口語分享造句,而其他學生仔細聆聽並重述分享的句子。其實在這個部分對學生來說極為挑戰,每個學生需要非常專心聆聽分享者的一字一句,並完整無誤地重述。說話的音量、咬字的清晰也是分享者的練習關鍵。這項活動無關英文能力高低,而是能否真實地聆聽他人的話語,且無扭曲地如實表述,這是客觀陳述能力的鍛鍊。


體育/ 小胖老師

10月,孩子們將迎接一場10公里路跑賽。為了讓身體做好準備,從腳部協調與基礎體能開始,結合敏捷跑、雙腳跳、直線跑、側併步跑、倒退跑和閃電跑。在煞車與加速的過程中,喚起身體的運動能力。重複8回合的訓練過程,加上炎熱的天氣,使孩子們的心肺功能得到了鍛煉,也逐漸開始適應跑步的狀態。有一位學生很棒地擔任起火車頭的工作,讓同學們能如連結車廂般跟隨在他的路線上前進。看著他們如列車般的跑動,真的很美。

第一週回顧 Aug 27

化學主課程/宗翰老師

延續了七年級營養學與化學主課程,這次八年級的化學課程,我們主要聚焦在研究[廚房裡的化學]。

自然科學課程以觀察、理解現象為核心,每堂課程的驚喜都建立在共同經驗的現象之中。我們用感官體驗變化與不變,好多個為什麼就在心中悄悄萌芽,再經過一番探詢,方能找到心中的解;而謹慎使用雙手,並實際操作每個實驗步驟,科學中精準的美也就隨之而來。醣類、蛋白質與脂質,透過進食、消化,組成了我們的物質身體,但這些養分從何而來,其本質又是什麼?

第一週我們研究了各種糖與澱粉,在水中、在火裡呈現的不同樣貌與特質;而水與火兩種元素,也是化學分析的源頭,溶解與燃燒這兩種方法的根本。糖在火上燃燒後會碳化,從固體融成液體、再產生氣體與固體,顏色與型態漸漸變化的過程會散發迷人氣味,而最後得到了鬆脆物質,正是有機化學中最重要的碳元素。在另一次實驗中,沉入水中不溶解的澱粉,在經過硫酸水解後竟然出現了葡萄糖!對此,學生們提出了兩種推論以及一個要求:是因為加進去的物質本身就含有葡萄糖嗎?還是因為加了這個物質讓澱粉產生了什麼變化呢?老師,我們可不可以測試看看?

科學研究,就是對世界本質的好奇與探究,一步一步堆砌而成的學問。

每個孩子內在都喜歡科學,也喜歡動手做實驗,我們本週操作了許多可以在家中簡單重現的實驗,並在週五讓每個學生都練習配置了不同種類的溶液,在過程中練習注意小細節。若學生想在家重複某些簡單的實驗,請家長們抱著好奇的心,一起體驗現象之美吧!


手工/怡菁老師

本週的手工課程從材質實驗開始,透過身體感官進入課程,學生們由傳統縫紉機轉向學習使用電動縫紉機,逐步掌握操作的技巧。觀察到學生對物品的使用態度與珍惜程度。有趣的是,當車縫遇到困難時,常聽到學生說:「機器怎麼壞了?」藉由這樣的過程,我與學生分享了要善待機器,與機器成為朋友,這樣才能慢慢找到與縫紉機工作的默契。


藝術/韓妤老師

第一堂藝術課,使用媒材為鉛筆,描繪對象為球形靜物。學生以過去所累積的繪畫經驗與自我理解,嘗試客觀表現物體明暗變化。黑到白的過渡,需要更多耐心地透過對靜物的觀察並展現層次,半數學生的完成度不足,在觀察的敏銳度上需藉由持續的練習方得以掌握。


體育/小胖老師

秋學季第一週體能課,一個暑假後男孩與女孩們快速長高的情況,關於改變後手腳協不協調?有沒有生長痛?的適應性警報燈隨之亮起。暖身過,安排了兩個運動:

1.協調性運動,給出穩定的節奏喚起孩子們運動韻律,觀察到快速抽高的孩子在動作上有腳步打結脫離節奏等等不協調的狀態,孩子們也觀察到自己需要靜下來感受與觀察自己的動作流動,才能更好做出俐落的腳步。

2.脊椎運動,利用長棍擺在後背,將後腦+後背+尾椎三點連成一線後做出鞠躬的動作,讓髖關節活動能力與脊椎穩定度可以有好的合作性,讓身體有較好的發展。


木工/心怡老師

我們必須讓青年男女在青春期之後,能夠按照自己的道路,在清晰的思考中發展:這樣才能培養出對自己所從事事業的熱愛。 這種愛必須在其他一切的基礎上自由發展:對工作的愛,對自己所做事情的愛。 當對他人活動的理解覺醒時,對工作、對做事的熱愛的自覺態度必須作為補充發展起來。 這樣,兒童的遊戲就會正確地轉化為對工作的理解。 為了我們的社會生活,這就是我們必須努力的方向”。史代納先生表述。如果我們能在木工課上,讓初中的孩子們做好內心準備,培養他們對工作的熱愛,那麼我們就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經過了一整個暑假的休憩,開學第一周用四肢身體來進行工作,很適合在開學之始,喚醒學習的記憶,同學因著過往學長姊的工作軌跡,對將要進行的工作已有認識,對於三腳椅凳的工作在與老師的對話中,彷彿多有了解且躍躍欲試,五天的工作進行得頗為順利,大部分的同學皆能使用手鋸、銼刀完成圓形凳面的雛型。

成長中的青少年,對於力量的使用與平衡漸趨向精準,偶有些失誤總能在下一次的行動中修正,期待下一次的一起工作。祝福大家順心 共享受午後大雨的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