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美芳老師
本工作坊擬規劃二條社區觀察路線,編撰地方文獻手冊,帶領學生進入社區進行社區觀察與探索,讓同學對社區有更直接的接觸與認識,也能了解社區發展的歷史與留存的風貌。並藉由社區印象及社區導覽自主創作,讓同學把自己的社區印象透過一個可以保存的記憶載體,為社區保存珍貴的歷史記憶。
限「城市的歷史記憶」、「城市空間與自我治理」課程選修
上課時間:3/17(日)、3/30(六)【13:30-16:30】(走讀集合地點可參考臉書通心粉)
3/19(二)、4/2(二)【17:00-20:00】(上課地點:跨領域 i1+i2)
曾美芳老師
為深化同學對當前新聞問題的思考,並對高齡世代提供更具公信力的健康新聞,擬藉由健康新聞糾察隊工作坊的課程設計,由學生選擇一則長輩可能誤解的健康新聞,透過解讀、分析及回查資料來源的過程,重新評價新聞內容,並藉由專家訪談,找出正確的健康觀念,撰寫糾正報導一則。讓同學們藉由這個操作過程,更加了解如何識讀媒體,及具備媒體識讀能力。
限「媒體識讀」課程選修
上課時間:3/20(三)、3/27(三)、5/8(三)、5/15(三)【17:00-20:00】
上課地點 :6202
黃湘玲老師
旨在訓練學生在解說自身專業知識中所需的溝通與表達技巧。本工作坊讓學生在課堂上透過實地演練,針對特定的對像與情境,訓練學生有效地傳達資訊的方法與策略,提升學生未來在職場之英語溝通表達能力。
上課時間: 3/20 (三) 【18:30-20:30】 、3/23 (六) 【09:00-16:00】、3/27 (三) 【18:30-20:30】、3/30 (六) 【09:00-16:00 】
上課地點:6201(3/27 跨領域B1)
簡慧貞老師
同理心是倫理教育的基石之一,並非天生本來有的性格,而是可以透過教學與訓練建立起的能力。本工作坊希望能藉由有方法的訓練,培養北醫的學生成為專業知識與人文關懷並俱的真正人才。
上課時間:3/23(六)、3/30(六)【08:30-17:00】
上課地點:3/23 跨領域i8、3/30 3002
施聖文老師
一個積極社會的參與,需要有效的與民眾進行說明、溝通與討論,而不是單純上對下的一種權力施展。本工作坊將教導學生依據地方的民情,設計不同的公共討論模式,以進行更有品質的討論,並讓學生透過組織的方式學習公共參與平台的建立,營造最友善與親近的溝通管道。
上課時間:3/30(六)、4/27(六)【08:30-17:00】
上課地點:3001
劉一凡老師
本工作坊內容主要以App Inventor做為手機app應用程式的雲端開發平台,期待學生對手機資料庫有基本認識之外,將著重在資料庫的開發與應用,希望修習的同學能獨立完成個人的手機資料庫app製作與開發。
上課時間:4/27(六)、4/28(日)【08:30-17:00】
上課地點:跨領域B1
張錫輝主任
本工作坊希望透過工作坊使學生掌握戲劇的基本原理,並能以戲劇的原理觀察世界。其次,希望學生修習本工作坊之後能學會劇本的撰寫技巧。
上課時間:4/29(一)、5/1(三)、5/6(一)、5/8(三)【18:00-21:00】
上課地點:杏春樓3樓會議室
邱士峰老師
本工作坊將帶領學生從了解雷射切割機之操作技術與概念,到繪製可用於雷射切割/雕刻的2D向量圖的實際創作,讓學生具備利用工具製作原型產品之能力。
上課時間:5/4(六)、5/11(六)【08:30-17:00】
上課地點:跨領域B1
施聖文老師
影像的生成除了基本的技術外,更重要的是議題尋找與搜集材料。本工作坊將透過專業的講師,教導學生實際演練攝影、剪接的概念到技術的操作,從而自「觀看」的角度反思、重新思考實踐的可能。
上課時間:5/18(六)、5/25(六)【08:40-17:00】
上課地點:3001
簡慧貞老師
臺灣已經是個由多元文化組成的社會,在台灣工作的東南亞移工約有60萬人,大多來自印尼、越南、泰國與菲律賓。大多皆擔任家庭照護以及工廠勞工。我們應該多深入了解東南亞文化以及移工在台的現狀,這已經是台灣必然需要面對的社會議題,將會於台灣各階層層面息息相關。因此希望可以帶著學生一起探索以及討論這個重要的東南亞移工所衍生的各種文化、勞工法案等議題。
上課時間:10/26(五)17:00-21:00、10/28(日)14:00-18:00、11/02(五)17:00-21:00
許怡欣老師✖ 楊雅婷老師
本工作坊應對之奠基/啟動課程為【領導力與創新管理】,旨在掌握瞭解與培育健康領域與社會企業領導人智能與健康領域創新管理能力。
上課時間:10/20(六)、10/21(日)
許怡欣老師✖ 楊雅婷老師
通過連續三天的密集小組討論,幫助學生提出具備「社區健康促進」意涵之相關方案,並使之深化為實際可行解方,以便學生能在活動結束後,藉由方案之實作,來發展職涯並改善社會。
上課時間:09/09(五)-09/09(日)三日
許怡欣老師✖ 楊雅婷老師
本工作坊透過演講與實作,幫助同學在以下四議題領域有深入之掌握與實作能力:
1. 生命敘事書寫:用心傾聽&實作技巧
2. 美術編輯美感建立:美學欣賞&版面配置
3. 紙本書籍製作:八折頁書、騎馬訂&精巧手做書
4. 專案管理:時間規劃&落實進度於深入探討後,能具備完成生命藝術創作之具體實做能力。
上課時間:10/06(六)、10/07(日)
劉一凡老師
本工作坊課程內容設計,主要培養學生基本網頁設計實作能力,包含網頁設計的觀念、排版、程式語法、視覺美學、開發工具與套件等。同時,透過本工作坊所提供的資訊技術進行相關議題整合。
上課時間:12/8 (六) -12/9 (日) 09:00 – 17:00
施麗雯老師
世界咖啡館(world cafe)是一套相當彈性的實用流程,就由小組團體內部的對話來帶動動態的對話網絡,在重要議題上為組織或社群催生出集體智慧,是目前被廣為使用的審議參與方式。本課程擬設計以生產改革為議題的世界咖啡館,希望藉由工作坊的設計,在討論前先提供相關的孕產照護基礎知識以及台灣女性的孕產經驗,幫助參與工作坊的成員(學生)了解當代女性的孕產經驗以及台灣的醫療運作和生產制度。
限「醫療社會學」、「科技與社會:性別、健康與公民參與」課程選修
上課時間:11/17(六)、11/18(日)
陳偉誠老師、何淑娟老師、林文琪老師
基於倫理的考量,醫療技能入門課程不宜以真實情境進行實作教學,然本計畫採取「假扮作真」的戲劇化的模擬教學訓練,避免技能教學入門課程淪為只是無情境脈絡的學習,導向具情境化、身體化的學習。為不影響技能教進度,本計畫規畫修習技能教學的學生同時選修「戲劇排演與身體敘事工作坊」的微型課程,透過戲劇化的、身體化的敘事教訓練,讓同學同時接受標準病人的訓練,同理病人的感受,並回到技能學習課堂上,擔任病準病人協助同學進行「假扮作真」的模擬學習,用身體化的技術去實現一種不傷害、關愛的醫病關係。
限「身體檢查與評估」、「醫護人文劇」課程選修
上課時間:107.09.12、107.09.22、、107.11.21、107.12.12、108.01.02
邱瑞珍老師、曾美芳老師
學生參與大體老師家訪,將大體老師的生平用影像或文字敘事介紹給全班同學。參與的同學可以從中學習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大體老師的貢獻,並思考自己未來對於生死議題的態度。在課程中還可以學習到生命故事的敘事技巧。
限醫學系「大體解剖學實驗」與牙醫系「解剖學實驗課程」學生選修
上課時間:9/10(一)18:00-20:00 、9/17(一)17:10-20:00、9/24(一)17:00-20:00
邱佳慧老師
本工作坊為一場木工製作工坊,以校園空間為題,實作空間角落的木工裝置。透過校園空間盤點與綜合考量「學校、社區、校園、學生生活」等面向的需求,訓練學生選定校園角落、確認空間議題及預期解決的問題。最終以木工實作,進行角落設計,同時也會以木工實作的經歷,完成校園實用裝置。
上課時間:3/28(三)12:00-15:00、4/18(三)12:00-15:00、5/16(三)12:00-15:00、6/02(六)09:00-15:00、6/30(六)09:00-17:00、7/01(日)09:00-12:00
王明旭老師
本工作坊主要希望透過環保材料的收集並連結在地信義區的人文、環境與商圈,透過在地觀察與探索認識在地文化,並透過回收紙箱的收集了解環保的概念。最後以團隊形式進行Paper car設計與實作,並進行最後的Paper car競賽。
上課時間:4/13(五)17:00-21:00、4/20(三)17:00-21:00、4/27(三)17: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