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黃花風鈴木
英文名稱
Golden Trumpet-tree
學名
Tabebuia chrysantha
原產地
墨西哥至委內瑞拉,臺灣於 1969 年引進種植
分佈
多栽植於庭園以供觀賞,近年來台灣中南部許多路段栽植為行道樹。嘉義市世賢路、自由路,台中縣后里鄉三豐路有種植。
特性
黃花風鈴木,落葉喬木,又名「伊蓓樹」,為巴西國花,是一種會隨著 4 季變化而更換風貌的樹,樹高 4~6 公尺最適合觀賞,樹皮有深刻裂紋(紅花風鈴木-樹皮光滑),掌狀複葉,小葉 5 枚,倒卵形,先端尖,全緣或疏齒緣,全葉被上褐色細茸毛。花冠漏斗形,也像風鈴狀,花緣皺曲,但為兩側對稱花,花色鮮黃。果為長條狀翅果,二裂,18~30 公分,種子具翅。黃金風鈴木,四季各有不同風味,春天約 3 月開花,花季時花多葉少,頗為美麗;夏天長葉結果莢,翅果紛飛;秋天枝葉繁盛,綠意盎然;冬天枯枝落葉,有滄桑之美。后里鄉三豐路沿線北自風鼓崎至大甲溪橋頭,種植的風鈴木正值盛年期,今年(92)從二月底起即陸續開花三月是盛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