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目的是探討如何將日常生活動作與國中小學科內容轉化為探究式教學。我們將學習如何從日常的瑣事—如烹飪、清潔—轉化成科學探究的過程,並將其應用於課堂教學中。通過設計簡單的實驗,學生不僅能達到學習目標,更能體會到科學實驗的精神。這些實驗設計不需要複雜的設備或專業知識,只需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一點創意,就能進行有趣且富教育意義的探究活動。課程將介紹如何將傳統的實驗課程轉變為更加動手做、觀察與思考的探究課程,這樣的轉變將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主動、積極。我們的目標是讓教師能夠輕鬆地將這種探究式學習方法融入日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進而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透過本課程,教師將學會如何設計與執行各種探究活動,使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學習的樂趣,並將這種樂趣轉化為深刻的學習體驗。
考量課本篇幅有限,許多科學史的時空背景,必須透過老師或其他資源補充,才讓教學更有情境脈絡化,如哲學思想、實驗設計等,而當老師口沫橫飛地補充,部分學生仍無法投入該情境,藉由科學史重新盤點與思考脈絡,加上互動式簡報curipod的使用,讓學生透過平板等載具投入當時所面臨的問題情境,進而投入課室中,最後與課本文字相呼應,有效理解課本文本內容。
照片來源:宜蘭縣政府
在師院畢業後進入教育單位任職,包括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員工,某些因素返鄉繼承青農一職,考慮當地特有的自然條件-地下天然湧泉,水源清澈無污染,非常適合種植蓮花,毅然開始嘗試種植不用藥的荷花和香水蓮,以及嘗試有機與友善的耕種方式使用有機肥,榮幸獲選行政院第六屆百大青農,閒暇之餘,滿懷當初教育理念和現職工作經驗結合 ,策劃和帶領蓮花體驗的遊程,並將食農經驗帶入校園進行推廣,追求樂在工作中的自在生活的故事,為下一代留下了良好的自然環境。
LIS 教材不只是引起動機,而是希望可以幫助教師更容易地導入探究教學。教材在製作時,為幫助教師更容易地進行課程設計,以及於課堂中擷取使用,其實每部影片都將科學家的「探究歷程」,依據觀察、假設與驗證的結構進行設計。此次將與教師們分享教材製作流程與架構,認識如何快速拆解 LIS 影片,幫助課堂使用精華及重點部分,不耽誤備課與課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