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科技領域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透過運用科技工具、材料、資源,進而培養學生動手實作,及設計與創造科技工具及資訊系統的知能,同時也涵育創造思考、批判思考、問題解決、邏輯與運算思維等高層次思考的能力。
科技領域課程是由「資訊科技」與「生活科技」兩門科目來實踐課程理念與目標。資訊科技課程以「運算思維」為主軸,國小階段的以「資訊科技應用」為主軸,強調運用資訊科技工具處理生活與學習事務,並學習基本運算思維;國中階段以「資訊科技整合與創作」為主軸,強調資訊科技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及整合使用資訊科技進行溝通與創作,並以運算思維解決問題;高中階段以「資訊科學內涵」為主軸,強調內化運算思維,從而發展創新思考與團隊合作之能力。除了資訊科技知識與技能之培養外,資訊科技課程亦著重建立學生在資訊社會中應有之態度與責任感。
生活科技課程以「做、用、想」為基本理念,國小階段的是以「生活應用」為主軸,強調日常生活科技產品的認識、理解與應用;國中階段著重於「創意設計」,強調透過運用簡單機具及材料處理之製作程序,來培養學生的創意與設計能力,並藉此協助學生了解科技的發展及科技與生活的關係;高中階段則著重在「工程設計」,強調藉由工程設計的專題製作活動,提供學生跨學科知識整合的學習(如STEM),並藉此發展其在科技與工程領域的設計、創新、批判思考等高層次思考能力(教育部,2016)。
圖片、資料來源:http://www.k12tech.ntnu.edu.tw/index.php/go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