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象學中,風速計的名稱來自古希臘語 άνεμος ( ánemos ) 「風」和μέτρον ( métron ) 「測量」)是一種測量風速和風向的裝置。1846 年,托馬斯·羅姆尼·羅賓遜(Thomas Romney Robinson,1792-1882) 使用四個半球形杯和機械輪改進了當時風速計的設計。
使用四杯風速計時,風總是同時朝著一個杯子的凹陷處與另一個杯子的凸球面。由於空心半球的凸球面阻力係數較空心的凹面小,因此,空心凹面在風中產生的力較大。因為這不對稱的力,使得風速計旋轉。
理論上,風速計的旋轉速度應該與風速成正比,因為對物體產生的力與流經該物體的氣體或流體的速度成正比。然而,實際上其他因素(摩擦力、黏滯係數等)也會影響旋轉速度。當羅賓遜第一次設計風速計時,他斷言風速杯的移動速度是風速的三分之一,不受風杯大小或臂長的影響。一些早期的獨立實驗顯然證實了這一點,但它是不正確的。相反,風速與風速杯速度的比率,即風速計因子,取決於風杯和臂的尺寸,其值可以介於 2 到略大於 3 之間。
高度約33公分,風杯直徑約8公分。底座長約27公分,寬約8.5公分。
高度約18公分、寬度約16公分、深度約12.5公分。
電器面板背面有一扇玻璃門,打開後可以看到機械部件。最上端的部分刻有“發條”“強”和“弱”的字樣,有一旋鈕可調整強弱。
★使用:(網路資料拼湊,不確定是否這樣接)
在風速計和電氣面板之間放置一個直流電源,面板側面的兩個凸起物是電極與風速計電極相接時,風速計的轉速就會顯示在電氣面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