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小百科

廣義上而言,「颱風」這個詞並非一種熱帶氣旋強度。在臺灣、日本等地,將中心持續風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熱帶氣旋(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的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和颱風)均稱颱風。在非正式場合,「颱風」甚至直接泛指熱帶氣旋本身。當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達到熱帶風暴的強度,區域專責氣象中心(RSMC)日本氣象廳會對其編號及命名,名稱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的1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

據美國海軍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59年至2004年間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颱風發生的個數與月份,平均每年有26.5個颱風生成,出現最多颱風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科學家曾估算,一個中等強度的颱風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上百個氫彈、或10億噸黃色炸藥所釋放能量的總和。據統計,從1947年至1980年全球10種主要自然災害中,由颱風造成的死亡人數為49.9萬人,佔全球自然災害死亡總人數的41%,比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45萬人)還多。

因為海洋上可能同時出現多個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幾乎每兩年都會出現一次3個熱帶氣旋同時出現的「三旋共舞」現象。最高紀錄是1960年8月23日,貝絲、卡門、黛拉、艾琳、費依等5個颱風同時出現而形成的「五旋共舞」。由於當時這5個颱風構成了一個類似倒置的奧運五環的形狀且當年舉辦了羅馬奧運會,這個現象也被稱為「五環颱風」,美國軍方於關島上設置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現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次大戰習慣對熱帶氣旋給予名字,方便識別。最初的名字全為女性,後來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從1947年至1999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的熱帶氣旋非正式地採用上述名字。

早在20世紀初至中期,中國、臺灣及日本已自行為區內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4位數字編號,編號首2位為年份,後2位為該年順序號。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號熱帶氣旋。而美國海軍則為整個西北太平洋內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兩位數字編號,其後並改成兩位元數字加上英文字母W。

為減少混亂,日本在1981年獲委託為每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內的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國際編號,但容許其他地區繼續自行給予編號。自此,在大部分國際發布中,發布機構會把國際編號放在括號內。但是,各氣象機構有時對熱帶氣旋的編號會有差別,主要是因為其對熱帶氣旋強度的評估有所不同。例如在2006年風季,中國氣象局曾對一個未被日本氣象廳命名的風暴(中國氣象局的0614)編號,因此在餘下的風季,前者的編號都比後者的多出一個。

由2000年開始,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命名表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英語:WMO Typhoon Committee)制訂。共有五份命名表分別由14個委員國各提供兩個名字組成,名字會由所提供國家的英文國名順序使用。不同於大西洋及東北太平洋,循環使用(即用完140個後名稱,回到第一個重新開始)。日本氣象廳會同時根據這一套新名單為這些熱帶氣旋命名。這些名字及編號除了用於為國際航空及航海界發放的預測和警報外,亦是向國際媒體發放熱帶氣旋消息時採用的規範名稱。

在中國與臺灣,氣象機構會為熱帶氣旋的外文名就其發音和意義翻譯。中國氣象局、香港天文臺及澳門氣象局會商議一致的中文譯名。

當熱帶氣旋在某地區造成嚴重破壞,該委員國可要求將其除名。為該熱帶氣旋起名的國家會再提一個名字作替補。例如中國大陸及香港會由市民提名,再選出若干優勝名字,提交世界氣象組織確認選擇其中一個名字。

另外,儘管臺灣每年皆會受熱帶氣旋侵襲,但由於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所以並非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的委員,不僅無法提供颱風名稱,亦無法提出除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