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構思、探究、推理、傳意、建立和以數學方式解決問題,以及從美學和文化的角度欣賞數學的能力。
數學能幫助學生在這個科技與資訊發達的社會應付日後升學、職業或日常生活上種種的挑戰。數學教育習領域整體的課程宗旨是培養學生:
(a) 明辨性思考、創意、構思、探究及數學推理的能力和運用數學建 立及解決日常生活、數學或其他情境的問題之能力;
(b) 透過數學語言與人溝通,具備清晰及邏輯地表達意見的能力;
(c) 運用數字、符號及其他數學物件的能力;
(d) 建立數字感、符號感、空間感、度量感及鑑辨結構和規律的能力;及
(e) 對數學學習持正面態度及欣賞數學中的美學及文化。
學習範疇是數學知識及概念的分類方法,用以組織課程。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將數學內容組織起來,整體地發展學生的知識、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數學教育學習領域課程內容基本可劃分為三個學習範疇,即「數與代數」、「度量、圖形與空間」及「數據處理」。
學與教
為回應現今社會在經濟、科學及科技上的發展,數學科的學與教包含有關發展學生綜合及應用科學、科技及數學教育學習領域知識和技能的元素,而運用資訊科技進行有效、互動和自主的學習亦被推廣。
策略包括:
常規課堂講解、示範及學生研習
A.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和自主學習
B. 電子學習
● 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表達抽象概念
● 學生使用應用程式進行探究
● 在電子平台上進行交流和協作
● 在電子平台上進行課堂外的學習
C. 跨科目協作活動:STEM 教育
● 與其他科目按同一主題設計課程,以加強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及加強學生共通能力
● 因應不同學生能力,設計多元化的習作,讓其發揮才華
D. 價值觀及國家安全教育
● 在教學中滲入不同價值觀及國家安全教育元素
E. 從閱讀中學習
● 在初中及高中分別要求學生閱讀書籍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