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乐器
中华传统乐器可以分为 8 个中类:
丝
竹
木
石
金
土
匏
革
▲ 二胡
二胡是一种拉弦乐器,在八音中属于“丝”的种类。
二胡由:
琴身(琴杆,琴筒,琴托,琴皮,音窗),
琴弦(琴弦,千斤,琴码),和
弓(弓毛,弓杆)
组成。
二胡始于唐朝(618年 - 709年),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还在今天的华乐团运用。
板胡和二胡相似,是一种拉弦乐器,在八音中属于“丝”的种类。
板胡由:
琴身(琴杆,琴筒,琴托,琴皮,音窗),
琴弦(琴弦,千斤,琴码),和
弓(弓毛,弓杆)
组成。(与二胡一样)
板胡和二胡的主要差别是它们的琴筒是由不同的材料制作,因此发出的音是不一样的。
板胡只有大概三百年的历史,但音量比其他的一些乐器大,音色比较清晰。
▲ 板胡
古筝是一种弹拨乐器,在八音中属于“丝”的种类。
古筝主要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头、筝尾、岳山、码子、琴钉、出音孔和筝弦等部位组成。
古筝有大约2500年的历史,在公元前五世纪至三世纪的战国时代出现。
▲ 古筝
古琴是一种弹拨乐器,在八音中属于“丝”的种类。
古琴的部分包括琴面,琴弦,琴徽 ,琴头,琴尾等。
古琴与古筝的区别:
古琴比古筝小
古筝通常有二十一琴弦,但古琴只有七根弦
历史最早出现的古琴是大概 2700 年前制作,因此被称为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 古琴
▲ 琵琶
琵琶是一种弹拨乐器,在八音中属于“丝”的种类。
琵琶是由木或竹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用丝线,现多用钢绳和尼龙制成。
琵琶最早是在秦朝(公元前 221- 公元前 206)出现的。
笛子是一种吹奏乐器,在八音中属于“竹”的种类。
笛子普遍由竹子或木头制成,笛声多是带有孔的空心竹或木管,用嘴吹入不同的孔以发出不同的音调。
笛子拥有着遥远的历史,中国浙江和河南出土了约 7000 和 8000 年前制作的骨哨,被认为是笛子和箫的鼻祖。
▲ 笛子
唢呐是一种吹奏乐器,在八音中属于“竹”的种类。 唢呐的下部分是个木管,上端套着一个铜制喇叭口称为“碗” ”
▲ 唢呐
▲ 箫
箫是一种吹奏乐器,在八音中属于“竹”的种类。
箫与笛子及其相似,但与笛子不同的是箫是竖着吹的,而笛子是横着吹的。当都用手堵住不同的孔时,吹出的声音会有不同音调。
在中国浙江出土了有约 7000 多年的历史的骨哨,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骨哨是箫和笛子的鼻祖。
▲ 葫芦丝
葫芦丝是一种吹奏乐器,在八音中属于“匏 ”的种类。
葫芦丝由一个完整的葫芦和三根竹管做成。发音原理与箫相似,按孔吹气发音。
葫芦丝由笙演化而来,而最早描绘笙的壁画绘约于公元前1100年。
编钟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八音中属于“金”的种类。
编钟由挂在木架上大小不同的钟祖成,敲打钟便会发声。
编钟出现于周朝,一直到秦朝。今天大部分的编钟都在博物馆中,少数团体表演会使用编钟。
▲ 编钟
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八音中属于“革”的种类。
鼓由鼓皮和鼓身组成,鼓皮通常是动物皮革,而鼓身有各种材料做成的。当击打时,鼓皮会因震动而发出声音。
甘肃出土的陶鼓有大约 5000 年历史,是较为古老的乐器。
▲ 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