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中華民國資訊經理人協會 【重要公告】中華民國109年8月25日
為因應本會永續發展及經營轉型之需要,調整會員會費相關規定。
(詳如公告內容)
理事長 洪國興
IMA中華民國資訊經理人協會
電話:886-2-2771-7310
傳真:886-2-2740-0530
地址:臺北市105八德路二段374號5樓之4
E-mail: ima@ima.org.tw
https://www.ima.org.tw/index.php
行動讀書會 | 打開演算法黑箱 | Hello World
# IMA PLAY A+ 會讀書? 讀書會:約聘「PLAY A+」主持人
中華民國資訊經理人協會 敬邀 電話:886-2-2771-7310
IMA『PLAY A+』會讀書? http://bit.ly/IMAPlayAHelloWorld
# IMA 『PLAY A+』| AI-enable Kick-Off
有興趣的企業或組織,歡迎向IMA秘書處預約聘請 「PLAY A+」 會讀書? 讀書會主持人
歡迎加入 「A 級玩家」 LINE好友
關於 IMA
中華民國資訊經理人協會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of R.O.C. 簡稱 IMA)
成立日期:七十一年七月三十一日成立。
宗旨:
本會以維護會員使用電腦之相關權益、協助會員提升電腦使用績效 、協助提升資訊經理人管理與資訊科技之技能及促進會員交流為宗旨。
舉辦有關管理資訊之各種座談,專題演講及研討會。
配合政府資訊活動,舉辦發表會。
提倡有關資訊應用技術之經驗交流。
出版有關管理資訊之學術刊物。
促進國際資訊科技之交流活動。
會務活動:
出刊固定的會務通訊及不定期的資訊叢書。
舉辦各種研討會、座談會、政策參與、國內外參觀訪問及聯誼餐會等經驗交流活動。
舉辦大專院校巡迴演講、支援研究單位問卷調查、學術研究等公益活動。
舉辦資訊從業人員薪資調查及人力需求調查、資訊人員之「資訊應用楷模」選拔、資訊管理技能研究班、資訊人員企業管理實務研討、資訊經理人工作壓力調查、及各類休閒活動等等。
協會地址:台北市105松山區八德路二段三七四號五樓之四
聯絡電話:(02)2771-7310
傳真:(02)2740-0530
IMA 組織委員會
理事長:洪國興 實踐大學 資管系教授
副理事長:林紹胤 致理科技大學 資管系教授
副理事長:劉瑞隆 凌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常設委員會有:
財務法制委員會
會員服務委員會
網路服務委員會
軟體應用推廣委員會
兩岸及國際發展委員會
政府採購法制委員會
青少年IT夏令營
證照培訓委員會
中區服務委員會
南區服務委員會
秘書處
入會辦法
2017-09-18, 週一
會員資格:
團體會員:凡使用資訊處理設備之機構(不含電腦硬體或軟體公司)得派資訊處理部門實際負責主管一人為代表,可派有關資訊管理人員數人參加活動。 入會費二千元,常年會費四千元。
個人會員: 凡中華民國國民,年滿二十歲,現任或曾任職資訊處理部門之主管或從事資訊教學之教職人員。 入會費五百元,常年會費一千五百元。
夥伴會員: 凡電腦軟、硬體公司機構之團體或個人,對本會會務活動熱心贊助者。年費一萬元。
申請方式:
傳真或郵送:請依欲加入之會員別,填妥入會申請表,以傳真或電子郵寄的方式,經本會會員
服務委員會審核通過後通知繳費。
聯絡電話:(02)2771-7310 傳真號碼:(02)2740-0530
電子郵箱:ima@ima.org.tw
會址:10556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二段 374 號 5 樓之 4 中華民國資訊經理人協會
資安即國安
資訊時代,數據就是資產,運作在自由、開放的網際 空間中,創新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開創了繁榮的契機。
同時,利益競逐與層出不窮的資訊安全問題也在邊 界模糊的網路場域中應運而生,甚至產生資訊武器化的現 象,是以世界各國多致力於網路治理研究、大力構築網路 安全建設、設立專責機關、研定相關法規,並尋求國際協 作,資安議題顯已超越科技範疇成為國家重要的戰略選 擇。
我國因政經情勢特殊,經常面對網路竊資與攻擊的嚴 峻考驗,我深刻體認網路空間的保護,攸關人民對政府的 信任、經濟的發展與國家利益,就任之初即以國家層級思 維,提出資安即國安戰略,並著手戰略的具體實踐。
自2016年5月執政以來,我們積極打造國家資安機 制、建立國家資安團隊,並推動國防資安自主研發;行政 院資通安全處、行政院數位國家創新經濟小組、國防部資 通電軍相繼成立,並推動資安相關立法,期以建立安全、 可靠的資通環境,達成數位經濟與國家發展的目標。
隨科技的躍進,資安能力必將成為國力的象徵與經濟 的指標之一,故更需資安團隊、政府各部門、民間企業及 非政府組織的協力合作。
今年國家安全會議提出了我國首部資安戰略報告,跨 出複雜工程的初步,期盼報告的推出能強化全民資安意識、 凝聚各界共識,為數位國家、創新經濟奠定堅實基礎。
總統 蔡英文
2018年7月24日
(資訊來源:《國家資通安全戰略報告 序》國家安全會議 國家資通安全辦公室2018年9月)
理事長的話
洪 國興
IMA 第17-18屆 (現任) 理事長
『~當年還沒有CIO這個名詞之前,只有資訊經理人這個名詞,那時候就有一群在政府也好、在民間也好,他們都非常重視資訊科技如何來引領企業的經營發展的一群同好發起的成立了這個完全屬於使用者端的一個社團。~』
洪 國興 博士/IMA理事長
一、 活動主辦: 2019青少年IT夏令營由上海市計算機學會主辦,主要行程包括企業參 訪、大學參觀、才藝表演,是臺灣青少年擴展國際視野的絕佳機會。
二、 活動宗旨:藉由舉辦資訊科技研習營,促進兩岸青少年之互動交流及啟發,讓學 員師生齊聚一堂,為資訊產業培育未來棟樑,開拓新生代的視野,豐富思維,造就出更多優秀的資訊界人才。
三、 活動時間:108年7月30日至8月3日。
四 活動地點 :上海
108.4.26(五) 第18屆第5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工作報告中關於「I am OK!」服務案的補充資料。
◎PLOS | ONE 美國醫學期刊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98852
Three measurement method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blood pressure (M1); MAP (M2), which was calculated from individual blood pressure as constant pressure; and a constant pressure of 60 mmHg (M3) to analyze the heart index and compare it with simultaneous 12-lead ECG.
Atrial flutter was identified using 12-lead ECG in a 70-year-old man. Although atrial flutter is a type of arrhythmia, the focus of this clinical trial was AF; therefore, the patient with atrial flutter was included in the non-AF group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In future trials, other types of arrhythmia patterns should be included with more waveform analyses.
Users can determine and pre-diagnose the occurrence of AF using the Heart Spectrum Blood Pressure Monitor at home. Compared to using the general 12-lead ECG, which requires the users to visit the hospital for measurement and diagnosis by an examining physician,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more convenient and accurate tool for pre-diagnosis of AF. Patients can be treated with anticoagulants immediately after diagnosis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systemic embolization of non-valvular AF. Furthermore, justification for a home evaluation of AF includes the potential for decreased AF complications, such as strokes. However, AF is frequently asymptomatic; therefore, using the device during community screenings for AF is particularly beneficial to achieve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especially for elderly individuals living alone. Further data collection will also facilitate future implementation of telecare. Using the devices could also prevent human error and help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who have minimal experience reading an ECG.
A previous study also tested the use of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s for AF diagnosis [20], where the device measured the last 10 pulse intervals during cuff deflation, and calculated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intervals for analysis. In that study, the number of beats was analyzed to detect AF based on the time domai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used the Heart Spectrum Blood Pressure Monitor to measure cardiovascular pressure change with FFT analysis to obtain the heart rate frequency based on frequency domain. The advantage of the frequency analysis was that we could clearly judge the normal and abnormal frequencies.
Conclusions
We used three methods during this clinical trial, an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PV, and NPV were all in the range of 90% to 100%.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eart Spectrum Blood Pressure Monitor can be used for the diagnosis of AF. Through a simple measurement of blood pressure, users can detect the occurrence of AF at home and use this information as an early warning for further consultation with a physician. The device provides a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filtering application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methods that require visiting a physi cian for a 12-lead ECG.
《Assessment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heart spectrum blood pressure monitor for diagnosi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 unblinded clinical trial》Published: June 14, 2018.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98852)
◎聲明法遵及注意事項:
1. P4HealthCare、I am OK等衛教知識皆限專業醫療職護人員內訓使用,且內容為醫院臨床實驗結果,雜訊無法絕對表示疾病的嚴重程度,須經由心臟專科醫師進一步檢查或診斷。
2. 關於個資法部分,由服務對象企業自行依法適切對內遵循。
談到新年的健康計畫,陳建仁說,希望能做到最夯的P4醫學:
Preventive(預防): 預防重於治療
Predictive(預測) : 了解才能預測
Personalized(個人化) : 要更認識自身
Participatory(參與) : 是要主動參與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Leroy Hood提出P4醫學(P4 Medicine)說明健康照護的未來發展趨勢。
P4是Preventive(預防)、Predictive(預測)、Personalized(個人化)與Participatory(參與)四個要素。目前全世界的健康照護型態,都是屬於提供者驅動(healthcare provider-driven)的回應式(reactive)疾病治療型態;未來的健康照護發展趨勢,將會演進成為消費者驅動(consumer-driven)的前瞻式(proactive)疾病預防型態。
P4醫學 更強調個人化
這種發展趨勢的主要原動力,來自於21世紀基因體學與蛋白體學的蓬勃發展,它們提供了可正確預測健康變化與疾病進展的生物標幟,促成個人化醫學的實現;加上網路資訊普及,以及健康自主意識興起,消費者正在取代提供者,成為健康照護及醫藥產業所提供之服務產品的決定者。
換句話說,民眾將積極參與健康照護內容與品質的選擇,不再完全聽任健康照護者單方面的決定。人們將更重視身心健康的促進,遠勝於疾病治療;全民健康保險也將更落實在疾病的預防、早期發現與適切處理,而不是末期疾病的醫藥治療、避免復發與殘障復健。隨著健康照護潮流演變,P4醫學因此而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