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资料仅供参考,撰写时请根据自身情况及申请的大学进行修改 *
了解自传的目的
自传是让面试官或审核者了解您是怎样的人,过去经历了哪些事情,包括成长经历、关键事件和重要决策,这些都与所申请的大学和科系相关。自传通过讲述个人故事来展现特质、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资料审核者希望在自传中看到的四个重点是:
从成长经历的叙述中展现你的人格特质。
你对该校系的了解程度。
你在学业、专长及兴趣各方面的表现是否具备就读该校系的能力。
你在未来大学四年(甚至研究所阶段)的学习目标,以及计划采用哪些学习方式。
写作风格如下:
自传内容应真实且不过度夸大,架构应当清晰,逻辑严谨。
应多使用具体例证来展示个人特质,避免抽象、模糊的描述。例如,若要展示自己的服务精神,可以叙述你曾在哪些活动中担任义工或参与哪些志工活动。
自传内容应避免错别字和简化字,并应注意版面的整洁。
篇幅应控制在1至2页,避免过长
自传架构
自传有多种参考架构,应根据自身优势和所申请大学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以下是基本的自传参考架构:
家庭背景
我的个性
求学历程
未来展望
家庭背景
通过介绍家庭背景,面试官者能够了解你的成长环境以及从小到大的影响。您可以介绍家庭成员、家庭对你的支持与影响,或家中的价值观如何塑造了你的性格。撰写时可以从家庭成员、家庭氛围、父母对个性的培养、家庭与学业选择的关系、家人期望或特殊事件对你的影响等角度展开。
思考点:
你家里有谁?他们的性格如何?哪个家庭成员对你影响最大?
你觉得你们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是温馨和睦,还是相对严谨? 家庭氛围如何影响你的个性发展?
你的父母如何帮助塑造了你的个性? 你的家庭对你选择未来的专业或学校有何影响?
你的家人对你有何期望?这些期望是否影响了你?
我的个性
你需要对自己的个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从日常生活、学习以及与人相处等多个方面入手,思考自己的性格特点与独特之处。仅仅描述性格特征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具体事例展示这些特征。例如,你可以描写自己在学校或生活中如何应对挑战、处理团队合作或解决问题等情境。通过这些事例,能够使性格特征更加生动和可信。
思考点:
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个性特质是你引以为豪的?
朋友或家人如何评价你的性格?
在遇到挑战或困难时,你的性格是如何帮助你克服困难的?
你的个性与其他人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你看来,是什么让你与众不同?
以下是一些性格的形容词参考:
责任感强、勤奋努力、乐观开朗、善于沟通、具有团队精神、友善和蔼、体贴入微、富有同理心、宽容大度、忠诚可靠、自信稳重、情绪稳定、冷静理智、善解人意、耐心细致、谦虚好学、正直诚实、开朗乐观、乐于助人、坚韧不拔、平易近人、温和亲切、独立自主、慷慨大方、谨慎小心、活泼开朗、适应性强、积极乐观、善于合作、豁达开明、充满热情、成熟稳重、有爱心、感情真挚、谦虚谨慎、乐观向上、严谨认真、外向活泼、温暖贴心、富有责任心、容易信任他人、意志坚定、真诚待人、富有耐性、随和友善、勇于承担、细心周到、从容不迫、乐观豁达。
求学历程
在这一部分,你可以详细描述自己的学术经历,包括从小学至今的重要学习阶段、取得的成就、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获得的经验。可以提及参加比赛的经历和成果,尤其是比赛后的感想。这部分不仅仅是列出成绩单,而是要展示你的学习态度和在过程中的成长。你还可以思考求学路上经历的关键转折点,以及这些经历带来的成长与进步。
思考点:
你在学习生涯的不同阶段中有哪些特别的经历?(初中、高中)
有哪些课程或老师对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求学过程中,有没有哪些事件或课程激发了你对某个学科的兴趣?
你在学习中是否遇到过特别的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有没有哪一门课程或考试让你特别印象深刻?面对它时你做了哪些努力?
未来展望
在撰写自传的未来展望部分时,需对自己的学术与职业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此部分应体现你的目标、志向,以及如何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与努力来实现这些目标。
思考点:
你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或学术生涯有哪些期待?
你最感兴趣的学科是什么?你希望在这个领域做出怎样的贡献?
你想攻读哪个专业?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你的个性特质和哪些职业目标相契合?为什么你认为自己适合这个职业?
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你希望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
你希望未来通过你的职业或学术研究,为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你的职业目标如何帮助你实现为社会贡献的愿望?
范本
更多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