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獻探討:
應先做文獻探討,與題目及研究目的有關之名詞務必作一討論
若有問卷,則問卷內容的題目擬定建議有作些許的文獻探討而來(不要憑空想像)
SWOT分析(比較型主題 可選用)
文獻探討撰寫提醒(重要) (引述 、 引用 及 摘寫)
兩大重點:(1)是否有文獻支持 (2)是否切合研究目的
格式提醒: 有層次感比較容易讓人看懂關
一、
(一)
1 、
(1)
資料蒐集:
提醒:初期可以 先以
Google(關鍵字 + 高中小論文) 尋找議題相關作品。
實體報紙查詢:台灣新聞智慧網(國資圖 數位資源 需登入。本校學生皆已辦理) 請注意Chrome會攔截彈跳視窗
電子期刊全文下載:中文電子期刊服務(CEPS)(國資圖 數位資源 需登入。本校學生皆已辦理) 請注意Chrome會攔截彈跳視窗
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需註冊,取得電子全文)
1.書籍類:
2.期刊類:
3.線上資源:
問卷設計: (自我練習)
單選題2題以上
複選題2題以上
李克量表5題以上
是否有開頭說明(問卷用途與表達感謝)
是否有基本資料(性別、年齡等)
問卷是否有不同構面(或層面)
檢視問卷是否能回應研究目的(至少其中一個目的 )
問卷設計在答題上加上數字以利未來輸入 (例 □(1)男 □(2)女)
選項要有窮舉,不要讓人選不到答案,必要時可加入(其他)
問卷設計要有結構,符合研究目的需要,經由文獻探討而來
避免涉及隱私或引起反感的題目
一個問題只問一個概念
用字要明確、清楚,單選或複選要明確
避免使用『專業術語』,若有應有說明
用語要平易近人
自己要讀讀看
確認前請別的同學(不同組)寫寫看(測試)
問卷基本要求:
兩個以上單選題
兩個以上複選題
五個以上李克量表
Google 表單製作
學會製作單選題
學會製作複選題
學會製作李克量表
學會製作開放題
取樣問題:
篇名
方便取樣和立意取樣之比較
並列篇名
Comparison of Convenience Sampling and Purposive Sampling
作者 吳麗珍
中文摘要
方便取樣和立意取樣是不相同的取樣方式,本文將簡介目標母群體(target population)、可及母群體(accessible population)、簡單隨機取樣(simple random sampling)、所要的樣本(intended sample)、實際樣本(actual sample)、取樣(sampling)、統計檢力分析(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並從這幾個面向來比較並釐清「方便取樣」和「立意取樣」之不同。方便取樣是非機率取樣,是研究者從可近母群體中找到容易、就近方便得到的研究對象,可用於質性研究或量性研究,一般用在量性研究。這些容易被研究者找到的研究對象,會有較多參與研究的機會,因此母群體中的成員參與研究的機會是不均等的,研究結果也就不能代表母群體。立意取樣一般用於質性研究,研究參與者是研究者從可近母群體精挑細選出來的,每個研究對象因其特質不同,提供給研究者不同深度的資料,非任何一研究可近母群體的成員就能夠取代,也並非是就近或容易找到。立意取樣的樣本數目不似量性研究用統計檢力分析(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去計算,而是當資料飽和即可停止收案。